網路人際關係到差序格局
人在時空條件制約下的主體性,一直是歷史文明發展的參考架構
但資訊科技正顛覆數千年傳統的參考架構!
值此革命風暴,從網路人際關係看「差序格局」
雖無今古相鑑之意,但藉此文管窺歷史交會時刻
傳統時空制約下的人際關係將如何變臉,或有另一層深義
一、 引言
人類做為一種物理性的存在,至少可以上溯公元前六百年的愛奧尼亞人(Ionians),時空條件的制約,塑造了傳統歷史與文化。例如:
唐人陳子昂詩:「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生命短促,古今同嘆;而瀟灑如李白,也曾黯黯致慨「浮生若寄,為歡幾何」。
時間制約了古今的生命情懷和生活態度,而空間制約下的人生,也是處處可見,例如:
王昌齡出寨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遙隔千里,征人恨!閨中怨……
王昌齡出寨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遙隔千里,征人恨!閨中怨……
這種時空制約,不獨形成民族國家發展的基礎,並且建構傳統的人際關係。但是資訊科技一日千里,即將顛覆傳統時空制約下的社會,網路革命掀天捲地而來,無人可以倖免!相對於傳統,這是個斷裂的時代、是價值上的叛逆。傳統人際關係迅將解組(disorganization),新世界的關係即將誕生。
本文擬就網路社群中的人際關係與費孝通的「差序格局」作一對照、理解,並試申管見。
二、 歷史黎明‧抑或文化黃昏
這是個迷惘的時代!
當全世界的電腦開始在網路上交談,七嘴八舌之後,網路世界誕生了,然而這個網路世界會是歷史的新里程碑,抑或人類文明的盡頭?
(一) 原子與位元的戰爭
從傳播學的觀點看,人類從口耳相傳到文字發明,是一大革命,文字突破了時空限制,成為傳播、累積文化的基礎。由手寫文字到機器印刷,又是一大革命,當機器大量複製知識給廣大群眾後,大眾傳媒風吹草偃,蔚成「第四勢力」。及二十世紀中期,美國主要大都會報紙,都有百萬以上的讀者,蘇聯真理報更有七百萬讀者,這些大眾傳媒生產大量資訊,塑造集體價值,左右大眾集體意識。
但是二十世紀末,新的媒體革命即將終結「大眾傳播」媒體威力,數位革命宣示了人類新未來,那是「原子」與「位元」的戰爭;過去我們用書籍、報紙…等「物質」傳播知識。現在用「位元」來傳遞訊息,許多年前每日清晨飛奔南下的運報車突然不見了,新興的資訊傳播不需載運笨重「質量」。這一波革命,不只是 0與1的鉅變,更是生活方式與態度的幡然變臉,是新世界、新時代的登場。
但是二十世紀末,新的媒體革命即將終結「大眾傳播」媒體威力,數位革命宣示了人類新未來,那是「原子」與「位元」的戰爭;過去我們用書籍、報紙…等「物質」傳播知識。現在用「位元」來傳遞訊息,許多年前每日清晨飛奔南下的運報車突然不見了,新興的資訊傳播不需載運笨重「質量」。這一波革命,不只是 0與1的鉅變,更是生活方式與態度的幡然變臉,是新世界、新時代的登場。
(二) 網路空間(cyber space)
資訊技術、網路空間是這個新時代、新世界的真面目!
1984年,吉卜森(William Gibson)在龐克小說(Cyber Punk novel)孵生了這個新名詞,網路空間(cyber space);而美國國防部早在1969年就已建置全球第一個廣域網路ARPANET。1985年後網路家族成員急速膨脹,約翰‧郭特曼 (John Quarterman)在《虛擬入侵》一書指出,五年之內全世界將有超過十億人口居住在數位世界【1】,我們是否將成為網路世界的「異鄉人」,卡謬(Albert Camus)之後的?
1. 網路戰爭
1984年,吉卜森(William Gibson)在龐克小說(Cyber Punk novel)孵生了這個新名詞,網路空間(cyber space);而美國國防部早在1969年就已建置全球第一個廣域網路ARPANET。1985年後網路家族成員急速膨脹,約翰‧郭特曼 (John Quarterman)在《虛擬入侵》一書指出,五年之內全世界將有超過十億人口居住在數位世界【1】,我們是否將成為網路世界的「異鄉人」,卡謬(Albert Camus)之後的?
1. 網路戰爭
這是人類史上不曾有的大革命,山雨欲來,我們仍很難確知這場風暴的「下場」,思想界憂心忡忡看著網路空間的來臨,不論是政治、社會文化……都將有不可預測的影響,後資本主義仗恃網路威力,無止盡剝削全球市場以及低廉勞工、原料,政治上,網路衝破了國家權力藩籬……一場網路上的戰爭已經開鑼: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衝突、勞資對立,換個面貌,新的南北對抗已表現在資訊權的戰爭,所謂「數位落差」,本質上,這是個新的階級對抗。戰鼓頻催,知識戰爭早在地球上各個角落此起彼落,美國祭出301條款,台灣簽下了「著作權法」的城下之盟。如今微軟的「視窗」君臨全球,資訊霸權顧盼自雄,誰與爭鋒?
2. 人的定義
此外,網路正啃食傳統的人生觀、哲學思想、人際關係……如果這是浩劫,將無人可以倖免。
首先,我們要面對「人」的定義,網路正在解構(Decconstruction)人的意義,資訊科技和網路深刻介入人的思考和生理機能,人工智慧模糊了人與機器的界線,矽晶片植入有機體,改變了生命的傳統意義。因此,電腦網路不再只是機器、工具,它延伸人的生命機能,跨越生物上的限制。雖然哲學史上的「心、物」爭論仍未落幕,而一個新的爭論又將出現,人與機器將形成一種相互支撐、滲透的辯證關係【2】?請試深思!
首先,我們要面對「人」的定義,網路正在解構(Decconstruction)人的意義,資訊科技和網路深刻介入人的思考和生理機能,人工智慧模糊了人與機器的界線,矽晶片植入有機體,改變了生命的傳統意義。因此,電腦網路不再只是機器、工具,它延伸人的生命機能,跨越生物上的限制。雖然哲學史上的「心、物」爭論仍未落幕,而一個新的爭論又將出現,人與機器將形成一種相互支撐、滲透的辯證關係【2】?請試深思!
3. 虛擬社群
自歷史觀點看,「虛擬」一詞具有時間上的相對意義,猶如「現代」與「後現代」的對比。所謂「虛擬」,不必然是虛擬,它只是另一種運作邏輯【3】,在網路上的經驗,意義與價值必須在現實世界中對比、檢查,甚至相融。電腦螢幕是個界面,穿入這個界面,裡頭是個新的意義世界、新的虛擬社群,虛擬與實體必須「相互聯屬」才有意義,例如上網訂機票、繳稅……,這是虛擬社群的辯証性意義。
虛擬社群中,網路上的機制與運作邏輯可以使人超越傳統時空制約,並建構成另一種關係體系。其實,在實體世界中,人也會超越空間羈絆,轉換身分角色,尋覓新世界、新生活:例如英國人越過大西洋,建立美國「天堂」;中國唐山客險渡黑水溝,來台尋求新生命、新生活;類此超越空間制約,尋求另一種庇護,則是古今皆然。
但歷史上沒人可以擺脫時間的制約,秦始皇求不死仙藥,道家潛心於鍊丹術,卻無一不是徒勞,生命仍是有限,時間不能重回,歷史不能「倒帶」。
但是資訊革命,電腦卻帶來另一種可能,時間定義將因此而改寫。
如果矽晶片與生物結合,人的記憶與感情可以複製,可以下載(download)到電腦【4】,科幻電影「接觸未來」(Contex)天文學家伊莉搭乘跨越時空的交通工具,「外星人」下載了她的記憶和感情,「虛擬」了她逝世多年的父親前來相見。Mark Slouka指出【5】「人類的演化亦將邁入新的境界,和身體分離之後,移植到電腦上的心靈能夠實現我們想像……「如果你想念你那軀體已然死去的妻子或丈夫,你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重逢。」果如是,則豈非現代版的「啟示錄」!虛擬社群會是怎樣一張臉孔?
(三)網路中的人我關係
如前述,虛擬社群是網路中逸出傳統時空制約的新關係、新組織,思辨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似可先從社會實體作辯證(dialectic)性的理解。
1. 網路社群中的「我」
在實體社會中,每個「我」都是被建構的,功能學派(Functional Theory)認為「我」是功能性的建構,是社會化的客體,是地位(Social Status)與角色(Role)的建構。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H.Mead)指出「我」是認知的主體,每一個「我」都含有主動創意的「 I 」,以及被文化價值制約的「Me」。心理學上,佛洛伊得則把「我」化約成自身生物條件的反應,忽略了外在因素,忽略了人的主體性。
凡上諸說,皆預設了傳統時空條件的制約。然而網路上的「我」則無此條件預設,透過多功作業系統及數位媒體的特殊聯繫(Contact),網路建構了新的人我關係。實體社會中的人際關係,是以「被規定」的社會地位作為互動基礎,是遵循既有的社會模式,例如「君君、臣臣」是儒家儀軌下的產物;網路上的身分地位則是「自創的」,具有相當程度的「反社會性」,一種「去組織化」的新關係,下文將以此為基礎探究網路關係的親疏遠近。
在實體社會中,每個「我」都是被建構的,功能學派(Functional Theory)認為「我」是功能性的建構,是社會化的客體,是地位(Social Status)與角色(Role)的建構。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H.Mead)指出「我」是認知的主體,每一個「我」都含有主動創意的「 I 」,以及被文化價值制約的「Me」。心理學上,佛洛伊得則把「我」化約成自身生物條件的反應,忽略了外在因素,忽略了人的主體性。
凡上諸說,皆預設了傳統時空條件的制約。然而網路上的「我」則無此條件預設,透過多功作業系統及數位媒體的特殊聯繫(Contact),網路建構了新的人我關係。實體社會中的人際關係,是以「被規定」的社會地位作為互動基礎,是遵循既有的社會模式,例如「君君、臣臣」是儒家儀軌下的產物;網路上的身分地位則是「自創的」,具有相當程度的「反社會性」,一種「去組織化」的新關係,下文將以此為基礎探究網路關係的親疏遠近。
2. 虛擬社群的親疏遠近
網路上的虛擬社群,其人際關係亦頗繁複,例如網路上的商業關係也是風雲詭譎,刺探情報的木馬程式防不勝防,盜用密碼侵奪財物更是屢見不鮮。政治上的權力宰制冷酷無情,知識管理系統披上羊皮,仍無法掩飾資本家巧取豪奪的剝削本質。
此處只就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試作探討。
網路上的人我關係,本質上是「去人格化」的,主要具有兩個特色:
(1)匿名性─人隱藏在ID之後,抽離出現有社會地位與角色,這種Contact,不受性別、年齡、地位、財富、職業、階級、種族……的限制,可以在挫折現實中(或是一種叛逆),遁入網路避風港,建構另一種關係。
(2)身分地位的再造─因為是匿名性,人可以重新塑造新的身份地位,甚至是性別。在現實世界,自創身分地位是謊騙行為,但在網路社會中則是新關係的建構、身分地位的再生。
Turkle【6】認為長期使用自創的ID,不但會形成自我身份的認同,也會獲取他人的認同,自欺欺人之後,新的人格於焉成型。
基於上述,網路聯繫的便捷性,促進了人際關係的建立或鞏固,超越時間與空間,超越社會條件。BBS或WWW上的聊天室,可以天涯若比鄰,ID隱藏現實身份,可以令人撤除武裝,坦白交心,建構一個新關係。虛擬社群中人我關係的「似遠實近」,由此可見一斑。
網路傳輸的便捷性,一方面促進人際關係的建立,但同時也是「疏離」的元素。因為鍵盤上的彈指功夫,即使是同一個屋頂下,也常藉助電腦交換訊息,「似近實遠」,是網路人際關係的新地景。
總之,網路的人際關係,是現實社會關係的叛逆與逃避,同時也是新關係的建構,超越時空制約、超越社會制約。
由於網路的物理特性,營造了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遠近之間,非關時空制約,更無社會因素,或近或遠,也無無章法可循,其中關鍵,網路與實體實為辯證性的關係、辯證性的存在。
網路上的人我關係,本質上是「去人格化」的,主要具有兩個特色:
(1)匿名性─人隱藏在ID之後,抽離出現有社會地位與角色,這種Contact,不受性別、年齡、地位、財富、職業、階級、種族……的限制,可以在挫折現實中(或是一種叛逆),遁入網路避風港,建構另一種關係。
(2)身分地位的再造─因為是匿名性,人可以重新塑造新的身份地位,甚至是性別。在現實世界,自創身分地位是謊騙行為,但在網路社會中則是新關係的建構、身分地位的再生。
Turkle【6】認為長期使用自創的ID,不但會形成自我身份的認同,也會獲取他人的認同,自欺欺人之後,新的人格於焉成型。
基於上述,網路聯繫的便捷性,促進了人際關係的建立或鞏固,超越時間與空間,超越社會條件。BBS或WWW上的聊天室,可以天涯若比鄰,ID隱藏現實身份,可以令人撤除武裝,坦白交心,建構一個新關係。虛擬社群中人我關係的「似遠實近」,由此可見一斑。
網路傳輸的便捷性,一方面促進人際關係的建立,但同時也是「疏離」的元素。因為鍵盤上的彈指功夫,即使是同一個屋頂下,也常藉助電腦交換訊息,「似近實遠」,是網路人際關係的新地景。
總之,網路的人際關係,是現實社會關係的叛逆與逃避,同時也是新關係的建構,超越時空制約、超越社會制約。
由於網路的物理特性,營造了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遠近之間,非關時空制約,更無社會因素,或近或遠,也無無章法可循,其中關鍵,網路與實體實為辯證性的關係、辯證性的存在。
三、差序格局的文化意涵
1947年,費孝通提出「差序格局」,是最早詮釋中國人際關係特色的學說。
研究中國人際關係的學者固不乏人,如許烺光的心理社會圖、何友輝的關係取向……等,然基於一些文化意涵,特取「差序格局」與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對照理解,並益以個人所見。
(一)空間,無聲的語言
每種生物都有其身體界限,藉以區隔自身與外在環境,不論單細胞植物或人類,有機體都存有一種可查覺的界限,這種有機體領域較易界定,而存於身體之外的「領域性」界限,則極為複雜。例如看守家園的狗,它會有清楚明確的無形界限,「闖入者」接近家園,進入它自覺的界限時,就會用輕吼、狂吠、攻擊藉以捍衛「領域」界限。
人類對這種領域的建構,有極為複雜的系統,小至客人誤坐主人座位的尷尬,大致私闖禁宮而招殺身,這些都是一種文化建構。
空間因素在人際關係中,是一種無聲的語言。陌生人間的談話距離,遠大於關係親密者。文化差異也影響人際溝通的距離,例如:美國人的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遠大於拉丁美州,在拉丁美洲,談話距離必需小到足以引起美國人的反感,否則他們無法交談。有些美國人則會防衛性的隔一張桌子和拉丁美洲人交談,可是拉丁美洲人常會爬過障礙物,以便取得舒服談話的「距離」,這是一種文化差異。
(二)差序格局的文化因素
空間距離在差序格局的理解上,究竟有何意義?
空間距離在差序格局的理解上,究竟有何意義?
傳統人際關係率以時空因素為基礎,例如:遠親不近鄰、近水樓台、路遠知馬力……而差序格局則以「自己」作為圓心,一圈圈往外推的同心波紋是親疏遠近,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關係也愈推愈薄,費孝通指出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
此外鄰閭關係,亦以自己為圓心,地緣關係中的「街坊」可大可小,端視「圓心」勢力大小,有勢力的人家,「街坊」可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侷限在比鄰的兩三家。功利性的社會關係,世態炎涼盡在其中。
要而言之,差序隔局是儒家倫理基礎上的親疏遠近,空間距離則依勢力大小而轉移,人世冷暖,都在親疏遠近之間。
此外鄰閭關係,亦以自己為圓心,地緣關係中的「街坊」可大可小,端視「圓心」勢力大小,有勢力的人家,「街坊」可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侷限在比鄰的兩三家。功利性的社會關係,世態炎涼盡在其中。
要而言之,差序隔局是儒家倫理基礎上的親疏遠近,空間距離則依勢力大小而轉移,人世冷暖,都在親疏遠近之間。
〈三)、差序格局的實證研究
黃光國指陳費孝通的「差序格局」,本質「不過是一種不精確的比喻而已」。〈參見氏著:論華人的關係主義理論的建構與方法論的考量〉。因此,改用許烺光的心理社會圖(psychosociogram)作為詮釋上的替代,他認為許氏之說「更能夠精確地描述華人社會心理的特色」,這是許多看法中的一種。
黃光國指陳費孝通的「差序格局」,本質「不過是一種不精確的比喻而已」。〈參見氏著:論華人的關係主義理論的建構與方法論的考量〉。因此,改用許烺光的心理社會圖(psychosociogram)作為詮釋上的替代,他認為許氏之說「更能夠精確地描述華人社會心理的特色」,這是許多看法中的一種。
此外,李美枝根據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論,模擬出一個有六圈的人際關係座標圖。讓受訪者就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不同關係對象(如父親、母親、兄弟、姊妹、配 偶、知己、朋友、同學及普通人),依受訪者感受到的親近程度納入同心圓中,這個研究為費孝通的差序格局提供了實證資料的支援。
張志學在一個「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認知」研究中,也為差序格局提供了實證研究的佐證,(參見氏著: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認知,一項多維度的研究),在這個研究中,作者發現在關係緯度上,各種關係遠近程度的確存有非常大的「差序性」。
胡先緒區分中國人既定情感與真實情感,前者是指個體受社會義務驅使而有的情感,後者則指發自內心的情感。在同一研究上他也發現:「從三十七種關係在緯度一的排列來看,家人與親戚的座標值都大於親密朋友與戀人關係的座標值。」但是很弔詭的,張志學的研究指出,「從純粹的情感角度來說,不少中國人未必與其親戚保持很濃的情感關係,但在緯度一上,親戚關係比朋友關係更位於正端。」
此處揭示了「義務」關係的重視,「差序格局」與儒家文化有密切關聯,「親疏遠近」,主要是以儒家倫常中的親屬關係為座標,這個研究為「差序格局」作了有力的詮釋。
(四)、差距格局的歷史背景
費孝通對中國人際關係的詮釋,本質上也是價值上的反映,尤其他刻意強調「自私」這個特點,並以西洋現代國家觀念作對比,相當程度是東西文化激盪的結果。
費孝通對中國人際關係的詮釋,本質上也是價值上的反映,尤其他刻意強調「自私」這個特點,並以西洋現代國家觀念作對比,相當程度是東西文化激盪的結果。
批判論與詮釋論者強調社會研究或人的理解,必然會介入理解者的價值,人能夠自我解釋(self-interpreting)、自行定義,據此詮釋現象,建構其經驗世界。
準此以言,差序格局極可能是費孝通的價值建構,真切理解差序格局,需自費孝通的價值與時代背景。
人與環境具有「互為主體性」的關係,費孝通在九一八前後棄醫改習社會學,思想轉折可從當時社會背景尋得蛛絲馬跡。九一八前夕,南方軍政府「北伐」完成,中國再度統一,彼時國民黨政府氣勢甚盛,中國外有日本耽耽虎視,內有國共爭衡、軍閥據地自雄……世亂方殷,知識界倡議救國之道,紛紛之論:或民主與獨裁之爭、或人權論戰,或倡社會改革……胡適力言中國最大問題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在那種時空背景下,棄醫學文的,事實上不只是費孝通。
因此費孝通言「差序格局」、力陳中國人「自私」之弊,本質上是一種歷史性反應,像諸多五四先賢倡言「全盤西化」,無非是思濟中國於富強,無非是一種對時局的反動。
因此費孝通言「差序格局」、力陳中國人「自私」之弊,本質上是一種歷史性反應,像諸多五四先賢倡言「全盤西化」,無非是思濟中國於富強,無非是一種對時局的反動。
四、但丁的天空,網路天堂
人,自古以來即不斷尋求有限形體的超越,《啟示錄》中,天國聖城是基督徒的偉大應許,一種超越物理性的存在。但丁《神曲》,視天上諸星是上帝靈質世界的象徵,星辰是但丁的天堂。
如今,有些網路族也聲稱網路國度與天堂一樣,是洗淨肉體罪惡的地方。莫拉維奇(Hans Moravee)憧憬人類可以「藉矽晶片的威力得永生」【7】,網路上的天國夢,又反映了什麼社會意義?會不會是現代的烏扥邦、桃花源?一種亂世的反動。
如今,有些網路族也聲稱網路國度與天堂一樣,是洗淨肉體罪惡的地方。莫拉維奇(Hans Moravee)憧憬人類可以「藉矽晶片的威力得永生」【7】,網路上的天國夢,又反映了什麼社會意義?會不會是現代的烏扥邦、桃花源?一種亂世的反動。
以下先就歷史觀點,試為界定網路空間的存在意義,並就此理解差序格局與網路人際關係的時代意義。
(一)一種辨證性的存在
如前述,人類自古即在時空制約下,尋求有限形體的超越,其實古今來,人不斷發現(也許是發明?)自己生活在不同的空間:
1、自然界
西方哲學在兩千六百多年前,關心的只是外在世界本質,愛奧尼亞人(Ionians)只知人是生活在自然界的物質世界。
2、理念世界
直到古希臘人如畢氏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又理解到,除了這個外在世界,還有一個理念世界存在,即是純思想對象的世界。於是人類理解到自己不但生活在一個外在世界,同時也生活於「內在」的理念世界。
3、社會實體
直到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學家A.Comte又發現一個社會實體的世界,社會關係結構看不到摸不到,但卻深刻影響人的行為,這是人類生活的另一個新世界。
4、網路空間
網路空間的出現,是人類史的大事,我們越來越依賴這個網路世界。
每個時代的人都「同時」生活在不同的空間,中古歐洲的基督徒不但生活在時空制約下的物理世界,同時也生活在但丁描寫的靈魂世界,「多層次寫真」乃是人類文明的通象。20世紀末人類創造的網路世界,本質上,也是新的生活空間。
1970年代,渾沌理論(chaos theory)宣示了理性秩序的終結,這種自然科學的發明漸漸成為一種文化象徵。這些非線性(nonlinearity)、不確定性 (uncertainty)、隨機性(randomness)等理念,對傳統物理學而言,是一種大革命。
如前述,人類自古即在時空制約下,尋求有限形體的超越,其實古今來,人不斷發現(也許是發明?)自己生活在不同的空間:
1、自然界
西方哲學在兩千六百多年前,關心的只是外在世界本質,愛奧尼亞人(Ionians)只知人是生活在自然界的物質世界。
2、理念世界
直到古希臘人如畢氏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又理解到,除了這個外在世界,還有一個理念世界存在,即是純思想對象的世界。於是人類理解到自己不但生活在一個外在世界,同時也生活於「內在」的理念世界。
3、社會實體
直到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學家A.Comte又發現一個社會實體的世界,社會關係結構看不到摸不到,但卻深刻影響人的行為,這是人類生活的另一個新世界。
4、網路空間
網路空間的出現,是人類史的大事,我們越來越依賴這個網路世界。
每個時代的人都「同時」生活在不同的空間,中古歐洲的基督徒不但生活在時空制約下的物理世界,同時也生活在但丁描寫的靈魂世界,「多層次寫真」乃是人類文明的通象。20世紀末人類創造的網路世界,本質上,也是新的生活空間。
1970年代,渾沌理論(chaos theory)宣示了理性秩序的終結,這種自然科學的發明漸漸成為一種文化象徵。這些非線性(nonlinearity)、不確定性 (uncertainty)、隨機性(randomness)等理念,對傳統物理學而言,是一種大革命。
網路文化是個例子,表面看,網路上的人際關係是「無序」的,不可理解的,角色的錯亂,這些看法基本上也都只是實證典範下的觀點。渾沌理論思維,則是對理性秩序的反思,甚至是反動,就如「碎形」現象之後,何嘗不是另一個新的形貌、新的秩序?以此看網路世界,何嘗不是新社會之形成?
因此,網路世界與實體社會,可以視作交互辨證的存在。
(二)網路世界中的差序格局
每種思想、價值、詮釋,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硬套在網路上的親疏遠近,謂其「差序格局」或許是荒謬,但也不盡然。本文將此二者并談對比,除了思考兩者詮釋基礎的差異之外,並且思考一些似近實遠,而又似遠實近的問題。
每種思想、價值、詮釋,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硬套在網路上的親疏遠近,謂其「差序格局」或許是荒謬,但也不盡然。本文將此二者并談對比,除了思考兩者詮釋基礎的差異之外,並且思考一些似近實遠,而又似遠實近的問題。
(三)結構與戲劇的辨證
如前述,差序格局是儒家倫常下的親疏遠近,人際關係在此文化基礎,規範了人我關係與社會生活。從傳統社會觀點看,「差序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是既存的社會結構,人的行為是「被規定的」,生活本身是在順從社會劇本、社會價值。
如前述,差序格局是儒家倫常下的親疏遠近,人際關係在此文化基礎,規範了人我關係與社會生活。從傳統社會觀點看,「差序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是既存的社會結構,人的行為是「被規定的」,生活本身是在順從社會劇本、社會價值。
網路中的身份地位則是個人意志的產物,從ID的決定,即已向人暗示自己的性別,而網路社會中的身份地位、階層…等人格特質都可以「自創」,如前文所述,自創身份地位是謊騙行為,自欺欺人之後,新的人格於焉成型。
上述看法,本質上是結構學派的觀點。如就高夫曼(Erving Goffman)戲劇分析(dramaturgic analysis)的觀點看,社會演員是個體藉以「表現自己」之所有角色的總和,這種「表現」不應被視作「偽裝」,而是一種「真實」。例如的楚門的世界 (Truman Show),楚門領悟自己一生,原只是道具、攝影棚、鏡頭監看下的舞台,於是決心「逃出」攝影棚,逃出觀眾視野,其實,他也許祇是從這個攝影棚逃到另一個攝影棚而已,在高夫曼的觀點,鏡頭下的人生也是真實的。
以此看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何嘗不是高夫曼眼裡的人生?這與費孝通的差序格局,身份不論是被規定或自創,又有何本質上的差異?
注釋:
1.Mark Slouka著 張義東譯 《虛擬入侵》 1998 遠流 P.10
2.李英明著 《網路社會學》2000 揚智 P.61
3.李英明著 《網路社會學》2000 揚智 P.61
4.Mark Slouka著 張義東譯 《虛擬入侵》 1998 遠流 P.25-26
5.Mark Slouka著 張義東譯 《虛擬入侵》 1998 遠流 P.14
6.引自《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黃厚銘 台大社會學刊 28期
7.Margaret Wertheim著 薛絢譯 《空間地圖》 1999 商務 P.4
參考資料:
期刊論文
1、黃厚銘 〈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 台大社會學刊 28期
2、郭欣怡 林以正 〈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 科學月刊 29卷 6期
3、王燦槐 羅惠筠 〈我國大學生BBS族的人際關係初探〉 中大社會文化學報 5期 1997年
4、張志學 〈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認知:一項多維度的研究〉 香港 本土心理學研究 1999年12月 12期
5、曾仕強 〈中國式的人際關係〉 教師天地 86年4月87期
圖書部份
1、Margaret Wertheim著 薛絢譯 《空間地圖》商務 1999初版
2、李英明著 《網路社會學》 2000初版 揚智
3、Nicholas Negroponte著 齊若蘭譯 《數位革命》 1998 二版 天下文化
4、Ithiel de Sola Poll著 卜大中等譯 《第八類接觸》 1992 初版 時報文化
5、傳播90研究集團編 東正德譯 《傳播媒體的變貌》 1992年 初版二刷 遠流
6、Kevin Maney著 蘇采禾、李巧云譯 《大媒體潮》 1996 初版 時報文化
7、Sherry Turkle著 譚天、吳佳真譯《虛擬化身》 1998 初版 遠流
8、Edward T. hall著 周傳成譯 《無聲的語言》 1979 初版 協志
注釋:
1.Mark Slouka著 張義東譯 《虛擬入侵》 1998 遠流 P.10
2.李英明著 《網路社會學》2000 揚智 P.61
3.李英明著 《網路社會學》2000 揚智 P.61
4.Mark Slouka著 張義東譯 《虛擬入侵》 1998 遠流 P.25-26
5.Mark Slouka著 張義東譯 《虛擬入侵》 1998 遠流 P.14
6.引自《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黃厚銘 台大社會學刊 28期
7.Margaret Wertheim著 薛絢譯 《空間地圖》 1999 商務 P.4
參考資料:
期刊論文
1、黃厚銘 〈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 台大社會學刊 28期
2、郭欣怡 林以正 〈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 科學月刊 29卷 6期
3、王燦槐 羅惠筠 〈我國大學生BBS族的人際關係初探〉 中大社會文化學報 5期 1997年
4、張志學 〈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認知:一項多維度的研究〉 香港 本土心理學研究 1999年12月 12期
5、曾仕強 〈中國式的人際關係〉 教師天地 86年4月87期
圖書部份
1、Margaret Wertheim著 薛絢譯 《空間地圖》商務 1999初版
2、李英明著 《網路社會學》 2000初版 揚智
3、Nicholas Negroponte著 齊若蘭譯 《數位革命》 1998 二版 天下文化
4、Ithiel de Sola Poll著 卜大中等譯 《第八類接觸》 1992 初版 時報文化
5、傳播90研究集團編 東正德譯 《傳播媒體的變貌》 1992年 初版二刷 遠流
6、Kevin Maney著 蘇采禾、李巧云譯 《大媒體潮》 1996 初版 時報文化
7、Sherry Turkle著 譚天、吳佳真譯《虛擬化身》 1998 初版 遠流
8、Edward T. hall著 周傳成譯 《無聲的語言》 1979 初版 協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