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4

圖書館的原鄉路

圖書館的原鄉路

──「部落‧部落格‧圖書館」

 

部落、部落格

音譯上的偶然,卻隱隱指向

圖書館的原鄉路

 

 

1999年,Peter MerholzWeb-log縮寫為blog,創造了新名詞,也創造了新世界,有人預言blog將摧毀傳統媒體,姑不論此說真假,但作為個人性媒體,部落格已突破資本家大眾傳媒的宰制,確屬事實。

因為開放、多元,部落格已自成「網路空間」、「文化空間」,深深威脅大眾傳媒,2008年美國大選,部落格一改過去,翻成主戰場,撼動舊秩序、舊權威。此一新興力量,中國慣予政治干預,馬來西亞也想踵步中國和新加坡,嚴厲管制部落格。儘管風雨欲來,部落格依然鼓浪疾行,依然是,潮音不變的歷史流向。

部落格,新媒體、新文化,對圖書館發展將有何意義上的啟示?

 

一、左岸咖啡

塞納河的左岸,咖啡館、書店、畫廊、美術館、博物館薈萃的文化聖地。二十幾萬家咖啡館,向來是藝術家、思想家雲集之地。隨意走進一家咖啡館,也許就會坐到沙特(Sartre, 1905-1980)寫作過的燈下、畢卡索發過呆的窗口……放蕩不羈、特立獨行的左岸,法國文化思想發繁地。

咖啡氤氳,或深談、或淺論,寖寖然孕育了「後現代」,有人說後現代主義是「非常法國」的現象,許多後現代思想家都是法國人,例如Roland BarthesJean BaudrilardGilles DeleuzesMichel Foucault……等。「後現代」一詞雖可遠溯1870年,但思想界的重視,則遲至197080年代。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會用不同方式去思考世界,例如中世紀,歐洲人以宗教價值定義世界、理解人生;文藝復興之後,理性主義取代宗教,1920世紀之交,人類思考世界的方式又起了革命性變化,後現代主義進入歷史舞台,理性秩序即將退出。

「後現代」意涵,迄今尚無一致看法,本質上,Post-Modern是對「現代」的反思、批判、甚至反動。下文擬藉「現代性的理解」,看「後現代」特徵,並作為我詮釋部落格的哲學基礎。

理性的聲音

文藝復興之後,思想家把人的命運從上帝手中奪回,交給人的自由意志,此後,理性主義支配了歐洲思想界。理性,可以視作一種態度,以數理邏輯作為認知基礎,他們篤信人的理性思維,而不依恃宗教;現代文化,歐洲理性傳統的延續,理性與科學是這時期的文化核心。「現代性」的主要特徵略如下述。

1.以人為主體

「文藝復興運動」戮力掙脫宗教制約,不以「神」為價值基礎,藉古希臘「人本思想」建構「人」的意義和價值,不期待「來世」,要在「今生今世」建構人間天國。

2.表象(representation)的追尋

人運用「表象」以認知客體、理解世界,例如我們用照片「再現」視覺經驗、閱讀地圖以理解地形、科學家建構理論「再現研究經驗」,以解釋、預測、控制事物。追尋表象,建構表象文化是「現代」的特徵,是認知世界的主要方式。

3.理性化的歷程

現代文化,「科學萬能」、「人定勝天」,都是理性化的信念。不論是認知、價值界定、生命意義,莫不以理性為基礎,中國近代史有名的論戰,「科學與人生觀論戰」即在理性與價值之間論辯,亦即在中國傳統與西方現代文化之間的論辯。此種理性化過程,建構了韋伯(M. Weber)所謂「理性的鐵牢」,迄今許多人仍囚禁「鐵牢」中而不自知。

理性秩序正逢嚴厲挑戰、新秩序也不斷在湧現。這個新秩序涵蓋了許多層面,二十世紀風起雲湧的革命,如科學革命、資訊革命、網路世界、全球化這些劇變都是新秩序的重要元素,「後現代」則是思考這個新秩序的新態度,也是新秩序裡的新文明。

新秩序的召喚

二十世紀,原本被認為天經地義、具有「先驗」意義的價值,現已界限模糊,人與宇宙的關係遽然丕變,這,究竟是意義的失落、還是覺醒的時代?

新秩序,是相對「理性秩序」而言,此處只依據前文所述的「現代性」,略說後現代思想的特徵。

1.反概括

科學以概括思維抽繹普遍法則,進行演繹、預測,而混沌理論發現「非線性」的複雜性,處處潛藏著微細差異與「模糊」,斷非傳統邏輯所能詮釋。

2.否定

「化約」(reduction),把表面錯綜複雜的抽繹為簡單易明,蝴蝶效應」指出這種機械因果論的困境,細微、但卻重要的差異常被忽略,因而形成巨大誤差,是傳統科學研究的盲點與限制。

3.斷裂

理性秩序植基於「線性」思考,前因後果的相連,例如「演化論」。但是量子理論發現偶然因素的重要性,機械式的「必然」備受質疑,這也是後現代據以質疑舊秩序的重要緣由。

4.自由

在偶然與必然之間,後現代科學提供了清楚的提示,理性秩序已漸黃昏,傳統學科間的界線日益模糊。後現代掙脫理性制約,不論藝術、文學、知識,皆呈現自由、創意、開放、多元的風格與思維,個性化蔚然成風。

5.去核心

三、四百年的理性思維,井然有序地建構社會文化與人性價值,知識系統也建構在這樣的基礎。但是,當「理性秩序」面臨困境,去核心以及價值上的批判、顛覆,已成後現代文化的新地景。

綜前述,後現代作為一種文化典範(paradigm)、一種符號系統,顯然已超越了理性秩序的歷史命運,將成為未來生活的新價值。

 

二、世界地平線升起

工業革命後的資本家仍須面對勞工運動以及國家政策的約束,而今日的跨國企業已掙脫勞運與社會福利的制衡,他們可以恣意的將工作機會出口至工資低廉的國家(例如中國)、隨意選擇在一個國家生產卻在另一個國家繳稅,也可據此要脅政府改善基礎結構,以利投資條件。他們還可以選擇居住最美麗的地方,卻在稅率最低的地方繳稅。

所有這些,都不需政府的許可、政策的監督,也沒有全球性的勞運制衡。這就是全球化!

茫然的概念──全球化

Global這個字已出現了四百年,但是到1980年代中期才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後現代主義是1980年代的主流概念,1990年代則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像後現代,全球化的定義也難有一致看法,1990年,Martin Albrow主張「全球化是指一系列的發展過程,全世界的人被整合為一個單一的全球社會」。

有一種簡單的說法:

「全球化是一種社會過程,社會與文化逐漸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制約。」

就全球化涉及的內容,略如下述:

1.資訊全球化

資訊自身就是一種全球化現象,同時也是全球化的重要基礎。

2.生態全球化

全球性的工業污染,南極也難倖免,60年代,南極的企鵝肉即已驗出高濃度毒素,今年中國毒奶粉波及各國,也是全球性的食物鏈感染。綿密物流通道,資本家殘害生態的威力無所不在。

3.經濟全球化

資本家利用金融體系進行跨國投資,恣意(合法,但不一定合理)操縱資本市場,國際金融風暴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冰山一角。

4.生產全球化

透過資訊網路建構物流系統,選擇廉價原料產地、低工資地區的生產線,配合消費地點作最有利安排,不需倉儲、減少工資與運費。

5.文化全球化

電腦作業系統、程式語言全用英文,語文霸權君臨天下,好萊塢影片席捲世界,「美國價值」風行全球。此外,如政治、軍事、衛生……的全球化,例不勝舉。

全球化的危機與反應

這是相當廣泛的議題,斷非本文能盡其詳,此處僅舉部分主題,便於下文有關部落格的闡述。

全球化模糊了國界、淹沒了血緣情感的認同、更加速民族文化的消失,資本家創造了全球性的階級差異,許多民族自覺或不自覺的致力於全球化、接納外來強勢文明,自然重蹈邯鄲學步的覆轍。

對全球化的反抗不自今日始,中古歐洲各國通用拉丁語,文藝復興,馬丁路德主張用日爾曼語禱告、但丁用義大利文寫神曲……本土文化的覺醒實有悠久的歷史。如今,對全球化的反撲,世界各地陸續展開,中日韓聯合發展Linux以對抗微軟的視窗作業系統,麥當勞的配方已向當地小孩的口味妥協、文化尋根活動陸續在開展……這些反抗,或正規軍、或散兵游勇,盡皆透露了歷史的流向。

 

三、部落‧價值的覺醒

部落一辭,可有不同的意涵,就人類學來說,固然是指血緣團體,以血緣為團結的基礎,形成生活圈、文化圈,這是情感的牽繫、是生命的寄託、是記憶的原鄉。

鄉愁,堅毅的臉孔

對原民部落而言,外來文化以各種形式入侵,例如教育、政治、經濟、大眾傳媒,無一不是霸權,歷史記憶與原民價值……都在霸權摧殘下逐漸消逝。

這些年來,台灣原住民的知識分子紛紛返鄉,以草根情懷重建部落,重構原民文化,他們以「部落主義」號召,凝聚族群認同、文化認同、價值認同,在部落裡重建歷史空間,重新定義部落的自然空間,拒絕資本家擅行決定部落的生存空間(例如國家公園等消費場所)。

部落重建,本質上是一種價值上的覺醒,拒絕被同化,他們致力「尋找一條回家的路」,台東魯凱族青年堅毅對抗霸權文化,尋回自己、探索族群命運的堅持,令人深省、令人欽敬!

「新部落」‧存在主義

網路顛覆傳統的時空意義,在網路上形成一種虛擬(又實在的)空間,藉此尋求興趣與情感的歸屬,有人用「部落」來描述這樣的網路空間。「新部落」是凝聚了相同信念、興趣與目標的一群人,他們不一定要相同血緣,卻用意志決定自己的歸屬。存在主義哲學強調,人可以選擇存在的模式以決定存在的本質,用意志跨越膚色、跨越地域、跨越差異當人類學意義的部落文化逐漸消逝之際,這種形式的「新部落」紛紛出現,透露了甚麼意義?因非本文重點,有機會再另文探討。

這個時代,人與人,似近實遠,網路上的「部落」,似遠實近,資訊科技創造了新故鄉、新認同,他們是否也會有原民部落的鄉愁?

而,圖書館呢?

 

四、圖書館的原鄉

歷史上,圖書館始終扮演保存知識、捍衛文化的角色,中世紀修道院的圖書館是其例。中國古時的官、私書齋,另一種形式的圖書館,也都世世代代傳承知識、傳承文化,這是圖書館的原鄉、圖書館的千古宿命。

傳統圖書館是知識與文化的中介者,但是網路攔截了知識供應與使用的關係,圖書館角色迅速在失落,搜尋引擎是否即將取代圖書館?許多人開始質疑,有了電腦,還需要圖書館?

驚嘆號,「實踐」的感念

驚嘆號,常常是「驚喜的發現」,哥倫布是驚嘆號,愛因斯坦也是而圖書館呢?難道這個年代,不再有驚嘆號,只剩下問號了嗎?

過去,辦過幾次研討會,全國圖書館界的同仁齊聚實踐大學,一起思考圖書館的營運理念,諸如讀者服務的人文觀點、行動圖書館的未來、圖書館空間的文化建構……等。也承幾位朋友指導、協助,例如瞿海源、范豪英、黃世雄、黃鴻珠、莊芳榮、顧敏、陳昭珍、賴鼎銘、吳美美、楊智晶……等館長、教授,他們蒞臨研討會,精闢演說,盡是圖書館的驚嘆號,令人感動,令我感念。茲撰此文,撫今追昔,真的是「逝者如斯夫」。

一樣的鄉愁

曾計畫作一個專題報告,偶或翻閱當年的綱要,深覺圖書館仍有許多長路要走。例如當年曾思考的若干議題,類如:人工智慧如何介入服務與管理、公共數位內容與個人圖書館如何聯結、因RSS的利用相伴而生的,社會意義的負面效應如何克服?資訊分配中,圖書館如何彰顯社會正義?新秩序的誕生,圖書館如何因應?特別是圖書分類。對於有意義卻無市場的知識與文化,圖書館如何捍衛、預防,不因供應商的商業邏輯而致湮滅?

九年輕輕過了,當年思考的問題,至今依然是問題。資訊技術一日千里,Web2.0尚未普受認知,3.0卻已悄然浮現,許多新技術、新工具洶湧而來,此處僅就部落格與圖書館一並思考,略說管見。

以後現代文明而言:「反概括、否定、自由、多元、去核心」,都是部落格反抗權威,追尋自由、創新、多元的哲學基礎。

部落格以其兼具互動性、個人性、開放性的特質,不需高門檻架站技術、也無成本負荷,是常民文化工作的利器。同時,部落格提供自由放任的空間,肩負抗衡主流媒體、抗衡優勢者宰制、抗衡全球化的歷史性責任,是有促進多元文化的機能。適時彰顯部落格的時代意義,對圖書館來說,是一種啟發、也是一種鼓舞。

圖書館肩負捍衛本土、抗衡全球化的歷史重擔,蒐集保存、建置、發展地方文化,近幾年國內圖書館界興起「機構典藏」之風,例如台灣大學的數位典藏計畫、日本慶應大學醫學圖書館將當地醫院處方數位化,就全球化威脅而言,這是有深層的歷史意義。猶似台東魯凱族青年,他們堅持族群的「意義」,拒絕被同化。

這是圖書館的原鄉,也是圖書館的鄉愁。

2008/08/06

《色‧戒》的後現代顯影

《色‧戒》的後現代顯影

荒謬

故事從荒謬開始,也在荒謬中結束

身體國家化,封建統治者傾力建構的價值

盡成中國文化的歷史傳承

《色‧戒》於此究竟詮釋了些什麼

小說複製了歷史,還是張愛玲內心世界的投影

視「人生如戲」、抑或「戲如人生」

截然不同的層次

李安鏡頭裏的膠捲是如何顯影

那個荒謬年代

此處所謂「荒謬」,不只是價值上的質疑,更是一種反思、一種探索,些許蒼涼。

人常受價值桎梏而不自覺,價值建構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建構生命的意義。人生如戲,同一個劇本,換個時空、換個腳色,依然是大張旗鼓的演出。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掛羊頭賣狗肉,卻只有少數人知道自己賣的是什麼。

《色‧戒》究竟只是那個時代的影子,抑或是你我身邊不斷發生的,人間細瑣?

一、「三十年前的月亮」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然而隔著三十年前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悽涼。」

這是1943年,張愛玲在《金鎖記》裡的「月亮」,也是她綺麗、悲涼人生的剪影。

1919年,中國新文化運動風起雲湧,次年9月,張愛玲出生在上海,清朝官宦之後,外祖母李菊耦,李鴻章之女。六歲,張愛玲在私塾頌詩背經的童年,即開始了小說創作,似乎這一生,是為著寫作而來。

1942年張愛玲自香港回上海,汪精衛成立「清鄉委員會」的次年,上海滿城牛鬼蛇神,日人、中國共黨、重慶國民黨、「汪偽政府」,各路勢力相為水火。那個是非不分、黑白不明的年代,比如丁默邨,1921年出身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叛共黨,入國民黨,任「調查統計局」處長要職,與戴笠齊名。1939年汪精衛赴上海進行「和平運動」,丁叛國民政府,投入汪政府,密供「上海抗日團體一覽表」,得任特務頭子,重創重慶政府特工組織。1941年旋受陳立夫策反,密為重慶政府工作,這是哪門子的特務?又如周佛海,汪的左右,卻也暗通重慶。上海地痞流氓與特務沆瀣一氣,暗殺、包賭、包娼、魚肉百姓,戰亂時代、荒謬城市,這是《色‧戒》故事的背景。

19421948這七年,張愛玲震鑠文壇之作都於此時完成,與胡蘭成的戀情、婚姻,也於此時倏生倏滅。中日戰爭結束,因胡蘭成,也被視為「文化漢奸」,沒有刊物敢發表她的文章,1947年寫《鬱金香》,正是她內外交困時刻。此時胡蘭成早已別戀,婚姻進入了尾聲,1952年,張愛玲鬱鬱離開上海,那一年,三十三歲。

次年開始構思《色‧戒》,直到197712月,才在台灣版的《皇冠》發表,一篇寫了二十五年的小說終於問世,為什麼是二十五年?論者紛紛,有人在她的感情世界找題材,也有人引經據典,證明她是顧慮「文化漢奸」的批評而小心翼翼。其實,郢書燕說」的歷史總是不斷,古今多少事盡隨風,真相之釐清,究有多少意義?

我無意核對故事與歷史,只想就小說本身試作索隱,去探尋《色‧戒》背後的文化與價值,些許意在言外的。

至於李安,用攝影機詮釋《色‧戒》,只在還原小說,抑或再生新意?這也是本文的另一個焦點。

二、鏡頭與小說的對話

張愛玲的《色‧戒》,因為李安,鏡頭給照亮了小說,從不看小說的人,也都知道了張愛玲,也知道了烽煙亂世,那人間一角的小故事,鄭蘋如刺殺丁默邨。

電影,大抵忠實原著,用「麻將桌」開始了故事的鋪陳,也在「方城」的廝殺聲裏結束。從王佳芝臨時托詞離開牌桌,到同時消失的先生重回牌桌,雖僅片刻時空,「方城」殺聲未歇,但這去回的瞬間,卻是駭浪千尋,王佳芝咖啡廳的守候、佈局暗殺、購買鑽戒「峰迴路轉」的心情、刺殺、亡命、生死一線,塵煙千百事,盡於瞬間起落。

猶似唐代小說「黃粱夢」,八十春秋夢裏一生,夢醒,黃粱仍未蒸熟……營營人世,不過蜉蝣一瞬,古今英雄與凡人,終須隨煙去!故事裏的方城戰,彷彿暗示著些什麼,試與君猜。

所有尺寸都是真的?

「所有尺寸都是真的,包括三輪車的牌照和牌照上的號碼。」李安說,龍應台又問,「色戒裏老上海是如何拍出來的?」

「他說,他的研究團隊下了很深的功夫,而上海製片場也大手筆地重現了上海老街。」這是龍應台的轉述,「那電車怎麼來的?」「特別做的,真的電車。」

就此看來,似乎是李安在「依樣畫葫蘆」,還原小說、還原歷史。

事實不盡然,原著含蓄、隱晦的部分,李安作了延伸,說是延伸,其實是創作!

例如小說中沒出現過的裁縫店,李安藉此場景雕塑人物性格,王佳芝試穿旗袍時,先生趁隙打探裁縫師傅:「她是不是常來做衣服?」細節都不放過,寫盡特務性格。

而且,李安平空加上幾句對白,寫活了兩人的關係:

先生試穿新衣,王佳芝用心端詳,囑咐裁縫師傅「領子再瘦一點……」,而王佳芝試好了長衫,先生欣賞地要她「穿著!」別換下來。簡單幾句話,自然、親切、真情,原來情感可以這樣詮釋,編劇功力在舉手投足之間自然流露。

此外,電影令人關注的,那些個激情畫面,在張愛玲的文字裏,也僅是兩個句子:

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

「到女人的心裏去的路通過陰道

深刻,隱晦,兩個句子,無限想像,只給深心閱讀的人去思索。鏡頭據此衍生激越情節,「瘋狂」了影壇,點燃了小說,有人看完電影,還要上網分享精采片段。這三個鏡頭是否必要,也許是仁智之見。但,我想,應該也會有人是帶著沉重心情離開電影院吧?

小說複製了歷史?

許多人硬把《色‧戒》鄭蘋如刺丁案繫在一起,他們指證歷歷、不容狡辯,只差嚴刑逼供,張愛玲則否認到底,引用王爾德的話否認自己和王佳芝的關係,拒將《色‧戒》當野史看,她說:

當年敵偽特務鬥爭的內幕,哪裏輪到我們尋常百姓知道底細?記得王爾德說過『藝術並不模仿人生,只有人生模仿藝術。』我很高興我在1953年開始構思的短篇小說終於在人生有了著落。

但是有人引用張愛玲自己的話,證明小說是複製了歷史,「這故事的來歷說來話長,有些材料不在手邊,以後再談。」她又說,「(包括色戒在內的三篇小說素材)……都曾經使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寫這麼多年,甚至於想起來只想到獲得材料的驚喜。」余斌據此直言「這樣的故事如沒有原型才是怪事。」

現象派哲學,胡塞爾認為,人與世界原就是相互創造的關係。讀史之人皆知史書人物大率是真,事蹟則常常是假,小說恰恰相反。

作家對歷史,重要的,不是複製與否,而是特定時空制約下,是否創造了意義與價值,這是文明演進的重要元素。

以「後現代文化」觀點看,《色‧戒》顯然超越了許多人的普遍認知,容下文再述。

三、身體國家化的迷思

身體作為一種社會存在,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是一種短暫、世俗、肉慾、自私的起點,相對於身體,則是神聖靈魂,一種兼具歐洲宗教與理性的歷史傳承。

中國封建文化裏,沒有涂爾幹那種歷史傳承,與身體相應的則是儒家文化價值,一種超越個人的社會存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宋代理學家又以「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建構女性人倫秩序。封建統治者「教忠、教孝」原是一體兩面,忠孝不能兩全,則需移孝作忠,「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膽敢叛逆,九族連坐,李陵答蘇武書,字字血淚,正是這種悠久文化的顯例。封建帝王的價值制約,「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一一植入民族感情與靈魂的深處。二次大戰,美軍將領率部隊投降,戰後還受戰功表揚,就因為「保存了部隊的生命」,很顯然,這不是中國文化所能理解,對生命的重視,中西大大不同。

傳統中國文化,家族、禮教、國家凌越個人,身體不是自己的,是依附封建文化的存在。這種文化傳承,推衍著《色‧戒》的情節發展,「愛國青年」演話劇募款,進而以美人計誘殺汪政府的特務頭子。愛國的「崇高」,淹沒了理性認知,沒受專業訓練的年輕人輕舉妄動,似乎只要「愛國」,一切都合理化了。王佳芝也因為封建文化餘毒,為了「愛國」,把身體獻給國家,這是荒謬的開始。

「愛國」情節,小說與電影有明顯差異,張愛玲只用幾個字交代:

她倒是演過戲,現在也還是在台上賣命,不過沒人知道,出不了名。

在學校裏演的也都是慷慨激昂的愛國歷史劇。廣州淪陷前,嶺大搬到香港,也還公演過一次,上座居然不壞。

上座居然不壞六個字到了銀幕卻是聲光俱足,昂揚熱烈,「中國不能亡」,台上台下慷慨高呼。「高唱口號」的文化,源遠而流長,李敖曾以「泰山石敢當」諷諭中國的口號文化,貼一紙「泰山石敢當」,歲歲平安!安慰罷了,然而口號呢?夜路吹口哨。

因為美人計,需要有人犧牲。小說裏幾行字:

「『聽他們說,這些人裏好像只有梁閏生一個人有性經驗………

偏偏是梁閏生!

當然是他,只有他嫖過。

既然有犧牲的決心,就不能說不甘心便宜了他。」

雖是不甘心!為了愛國,一切犧牲都合理了,王佳芝似也透顯了大義懔然。王昭君和番不也如此,真是古今相映,哼!

故事結局,麻將桌上的喧笑依舊,南郊石礦場的行刑已在進行,幾個青年只憑著愛國熱血盲人騎瞎馬,而後狼狽就死。李安的劇本,安排王佳芝拒吞毒丸自盡,選擇平靜面對死亡,結束荒謬的故事。

這是張愛玲筆下「凡人的蒼涼」,還是李安另有深意?下文再說。

四、戲裏戲外的人生

視「人生如戲」,是超然物外,是笑看千秋!

但是將台上戲碼當作「人生」的,「戲如人生」,古今來,芸芸皆是!

1645年,南明唐王於清兵追殺之際,匆匆福州即位,逃難中只能以戲服權充龍袍,滿朝戲服,依然行禮如儀,如真似幻,戲如人生,古今同調。

《色‧戒》中的大小人物,營營汲汲,無不斤斤於一時,愛國也者,漢奸也罷,宦海風雲,誰能當真?誰可當真?再以丁默邨為例,他,陳立夫策反成功的降將,臥底「汪政府」,功勞俱在,何以戰後仍難逃一死?龍應台在〈側記色戒〉一文裏,有段話令人深思,夜半讀史,「揉揉眼睛,困惑不已」,終於在《陳立夫回憶錄》找到答案:

丁默邨本來可以不死的,但有一天他生病,在獄中保出去看醫生……順便遊覽玄武湖……這個消息被蔣委員長看到以後,蔣委員長很生氣的說:生病怎還能遊玄武湖呢?應予槍斃!」

龍應台「不禁掩卷嘆息」,槍斃丁默邨,難道「只因為他從獄中出來,貪看一點湖上清風?」

其實,丁默邨貪看湖上清風而死,自然是假,生殺繫於權力者一念,專制統治者殺人何須理由?即使有,也不必然是真,古今劇本何曾改寫?懂了,「人生如戲」;不懂,「戲如人生」!

電影裏,「愛國青年」慷慨激昂,終須莫名送死,重慶的吳姓特工是唯一兔脫的,他保護了誰,手無寸鐵的熱血青年?他交給王佳芝一顆毒藥,危急時自殺用,要保護的是誰?

1945年,張愛玲在〈我看蘇青〉一文裏說:

我想到:這是亂世。晚煙裏,上海的邊疆微微起伏,雖然沒有山也像是層巒疊嶂。我想起許多的命運,有一種鬱鬱蒼蒼的身世之感。」

張愛玲這種「鬱鬱蒼蒼的身世之感」,在《色‧戒》裏處處可見,她是否有「戲裏戲外人生」的感嘆?想想《色‧戒》說了些甚麼。

五、後現代的顯影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將往何處去?」

印象派畫家高更,晚年四顧蒼茫地叩問大海,這些早為啟蒙學家清楚定調了的問題,到二十世紀尾聲,天經地義、具有先驗意義與價值的,卻又模糊不清,野蠻與文明、理性與偏見……原是涇渭分明,如今都已界限模糊。

後現代文化,一種對理性的反思、甚至叛逆,從一元到多元文化,從核心到去核心價值……當理性秩序即將退出歷史舞台,人類將何去何從?以此看《色‧戒》,新的地平線赫然浮現,此處僅略述一二。

義和團的嘴臉

《色‧戒》小說發表,立即引來「域外人」的批評:「歌頌漢奸的文學,是不值得寫的。」然而,甚麼是漢奸?誰的定義?張愛玲的好友蘇青說:

我沒有高喊甚麼打倒帝國主義,那是我怕進憲兵隊受苦刑,而且即使無甚危險,我也向來不大高興喊口號的。我以為我的問題不在賣不賣文,而在所賣的文是否危害民國的。否則正如米商也賣過米,黃包車夫也拉過任何人一般,假如國家不否認我們在淪陷區的人民尚有苟延殘喘的權利的話,我就是這樣苟延殘喘下來了,心中並無愧怍。」

這段話,相當程度說明了那時代許多人的處境,回顧歷史,中國統治者教導人民順服孔孟之教,自己卻深信法家與陰陽之學,只是為了鞏固政權。說與做,兩個樣!求人者嚴,律己者寬,原來是悠久的歷史傳統!

羅久蓉說:

張愛玲雖然對傳統某些東西懷有眷戀之情,但從頭到尾不曾讓盲目的愛國主義沖昏自己的頭腦,民族主義對她來說就像一個圖騰,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在她看來,愛國只是一種情緒的宣洩,發洩完畢,就什麼都沒有了,倒不如老老實實地過生活。

「倒不如老老實實地過生活」,這顯然是舊價值的解組、新秩序的重建,但卻是「域外人」之流心目中的大逆不道。

大前研一以經濟觀點預言民族主義之未來,在《民族國家的終結》指出:「十八、九世紀所締造的現代民族國家,已經開始搖搖欲墜」,書中並以地域概念取代國家,認為這是未來趨勢。網路已突破國家權力界限、超越文化藩籬,全球化澎湃而起,新時代已經來臨,許多人依然生活在過去……

從金庸到李安

金庸的小說塑造了許多亦正亦邪的角色,跳脫「非黑即白」的制式安排,甚至創造「岳不群」這類偽君子,暗諷「滿口仁義道德」的江湖敗類。金庸的江湖,基於人性之理解與關懷,逸出「名門正派」的江湖傳統,真情看待有血有淚的人生。

尼采批評西方傳統哲學是把具體而真實的「個人」埋在「普遍、抽象的客體中」,文化價值塑造了個體,扼殺了人性價值,貞節牌坊是其例。存在主義所關懷的,是有血有肉,有種種優點和缺點的「人」,為人性價值殺出一條生路。以此理解金庸,可以深刻感受那些「江湖人物」是活生生的存在你我之間,而非供桌上的聖賢。

《色‧戒》也是如此,卻也因此惹來冬烘們的圍剿

不論是電影和小說,對角色詮釋都有一份人性與溫情,張愛玲肯定「軟弱的凡人」。她說「我的小說裏,……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負荷者。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

因此,她筆下的王佳芝是個不徹底的抗日英雄,李安又給先生添加一點人性,王佳芝槍刑後,他黯黯回王佳芝的房間,輕撫她睡過的床單……中國的義和團們因此重砲抨擊,指責李安宣揚漢奸形象,是對民族大義和人類良知的挑釁。……不僅與中國當前的愛國主義價值觀完全相悖,更是對中華民族價值底線的放肆挑戰。」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

王佳芝沒有英雄的悲壯,只是凡人的蒼涼。特務封街抓人的危險時刻,依然選擇先生原想帶她去的「福開森路」,飛蛾撲火,是為了愛?脆弱的人性,一絲「似有若無的感覺」。

李安劇本裏的王佳芝,拒吞毒丸,平靜面對死亡,烽火人生裏渺小的存在,卻在這裡看到了堅強、勇氣!只因為「愛」?英雄也罷、凡人也好,蒼蒼人生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李安的膠捲,溫情顯影小人物的真性情,在那荒謬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