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1

海角七號‧社會學新探


 海角七號‧社會學新探

 

人類在不同的時代

用不同方式

去思考世界

 

 

一、茶與咖啡的「論劍」

論劍,何需蕐山?

驚訝地,餐廳一角的偶遇,那個安靜午后。

一杯咖啡、一抹淺笑,他,多年不見的友人,笑著說「我常來這裡開同學會,一個人。」

於是坐了下來,我用一壺茶,陪他一杯咖啡,兩個不是同學的同學,開一下午的同學會,在茶與咖啡之間,沒有久別重逢時,人生細瑣的探 問,而是餘溫猶熱的「海角七號」,以及餐廳一角,「蕐山論劍」的掌風拳影……

「咖啡」諷「海片」言語粗魯、低俗,皇民化、去中國化……

「茶」慎重反駁:

你應當瞭解,尊重差異本就是是一種道德、一種普世價值,更何況,文、野與否,本質上只是價值界定,文雅者也,究竟反映了誰的價值?指斥《海角七號》皇民化、去中國化,這才是意識型態!

連連質疑猶似金庸小說裡的「蕐山論劍」,掌風綿綿推向對手。「咖啡」亦非等閒,拳影倏時欺身而至。他那「范蘭欽」式的語言,攻勢凌利,霸氣十足,理不直而氣甚壯。「茶」,也只是習慣性的低調而堅定,靜靜詮釋自己的意見。

「餐廳論劍」非干武林虛銜,而是台灣最無奈的理念之爭!

《海角七號》七封情書,虛擬一個天涯遠處的「海角七番地」、古今戀情串成笑中有淚的影片。而笑、淚之外,《海角七號》仍然是「橫看成嶺側成峰」,論者常就不同觀點各舒所見,陳豐偉在《殘酷的海角七號,鄉民不解的野玫瑰》(1)一文就有許多「發微」之見,值得參閱,例如他說:

從野玫瑰我們才能瞭解導演對著媒體不曾說的話語,以及一些劇中看似唐突的情節。

有人以政治觀點、也有以「歷史的理解」切入,世界本就是一種價值建構,但如強加己意於人,豈非另一種帝國主義?

去年,2008822,「海角七號」首映,迅即創造了「台灣奇蹟」,票房奇蹟是其一,人氣凝聚不靠傳統媒體,而由BBS、部落格等網路傳播,對大眾傳媒的顛覆,是奇蹟之二。影片進軍香港、中國,依然是浪潮洶湧,爭論鵲起,或曰媚日情結、或謂有政治隱喻,台海兩岸觀點的南轅北轍,是奇蹟之三。在這許多問號與驚嘆號之間:類如茶與咖啡的「論劍」、風波不斷的江湖……,本文擬以社會學觀點提供些許管見,為茶與咖啡的「餐廳論劍」,留下幾許江湖記憶。

 

二、選擇「蛋的一方」

今年215,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獲頒2009年耶路撒冷文學獎,頒獎典禮上發表了震撼世人的演說(2),他說:

請容我在這裏向你們傳達一個非常私人性的訊息,這是我創作時永遠牢記在心的話語。……這句話是這樣的。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

他又說:

我們每個人,也或多或少是一枚雞蛋。我們都是獨一無二,裝在脆弱外殼中的靈魂。你我也或多或少,都必須面對一堵名為『體制』的高牆。

選擇「蛋的一方」,是知識人的勇氣、是社會良心,也是一面鏡子。

以此檢視《海角七號》,及其相關評論文章,鏡面浮現的會是什麼影像?下文將以個體與社會、價值與詮釋兩個層面探討,藉供思考「高牆」與「雞蛋」的種種。

(一)個體與社會

傳統社會學觀點,社會關係結構(social structure)是先於個體的存在,每個人必須馴服於此結構體,必須要「各安其位,各守其分」,因此「循規蹈矩」、「恪守法紀」、「曾經聖人手、議論安敢到?」……這些都成了責任、成了道德。以功能論(Functionalism)而言,每個人必須宿命地臣服於社會規範、價值,臣服於結構體,臣服於這一面「高牆」。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則反對此說,認為結構只是現象,個人才是社會的主體。互動論強調個人的主體性,將個人從社會結構的宰制中解放出來,生命是「主動的」自我完成,而非「被」塑造。就如村上春樹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而活生生的靈魂,體制卻沒有」,他認為,是人創造了體制。

但是政治、經濟,乃至文化上的統治者卻告訴我們,要「規行矩步」,要「克己復禮」(復「誰」的禮?)。功能學派思想反映了統治者的價值,就像儒家思想合理化封建帝王的統治(3)。因此,不難理解,為何功能學派會成為資本主義、美國社會學界的主流思想。

叛逆體制,叛逆滿清政府的「高牆」,孫中山創造了中華民國;《海角七號》裏的代表會主席,恣意而行,對抗資本主義的高牆、對抗商業邏輯的高牆,也成就了「破銅爛鐵」樂團,成就恆春居民的驕傲。關鍵是,愛鄉愛土的意志,這是社區文化發展的基礎。

(二)價值與詮釋

社會生活中,人不斷對外來刺激作判斷、作反應,並決定自己的行為,這些都是遵循價值在進行。重要的是,「為什麼有」這樣的價值?價值是「如何形成」?

歷史上,封建統治者經由科舉考試選拔人才,分享政治資源,鞏固既有統治。以十三經作為考試題材,這是制度性的價值塑造,統治者以此塑造順民,則古今皆然,典型的社會控制!

人生活在優勢者所建構的價值,卻鮮少有人能醒悟自己只不過是價值的奴隸。科幻電影中的機器戰警,同一個程式支配所有機器人,同一個價值系統,制約所有的人!喜怒愛憎,盡屬價值的複製。

詮釋,不是客觀的理解或描述,而是一種主觀經驗與價值之建構,我們透過「自己的」或「別人的」詮釋,去認知世界,同時也在重建新世界(4)。例如:程顥詩「萬物靜觀皆自得」,杜甫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本無淚,有淚,卻是緣於此心。

又如:蘇東坡謔稱佛印禪師靜坐時像一坨牛糞,蘇小妹提醒他,心中有佛,萬物皆佛,當時你心中裝的是什麼?

價值有時間和空間的條件限制,人在不同時代,用不同方式去思考世界。中古歐洲,宗教價值是思考世界的主要方式,文藝復興之後,理性取代宗教,人的世界觀隨之丕變。今日,後現代文化,正深刻改變我們對世界的思考方式,我們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在顛覆過去的價值。

用什麼態度看《海角七號》,其實並不是什麼難解習題,偏偏有人喜戴有色眼鏡看世界,卻不斷指摘別人。因此,《海角七號》一部影片,萬千評論就不足為奇,「皇民化、去中國化」的譴責,充其量也只是主觀的「意識型態」,就像蘇東坡妹妹說的「當時你心中裝的是什麼?」

多元時代,價值差異原就很自然,重要的是尊重彼此的差異,「范藍欽」式的思想固宜尊重,但「台巴子」的侮辱,令人髮指!

 

三、天涯遠處‧海角七番地

「天涯」遠處,「海角」七番地,記憶之外的地名。

七封情書牽繫著六十年前的故事,導演選擇一個被遺忘的地名和世界接軌,日本來的歌手、不同膚色的模特兒群聚「海角」,虛擬故事見證了真情人生、感動許多人的心深處,快速節奏,鏡頭緊跟著音樂推出「笑淚相伴」的情節,代表會主席霸氣斥責馬拉桑:「年輕人不會走樓梯啊!你沒腳?」,可是當「大大」,這個十歲小女孩,走入電梯,自在、些許任性地,叫一聲「五樓!」主席卻默默按電梯直上五樓,呵護弱小,真性情的流露。不需巧言飾詞、真誠自然,真正台灣人!

金庸的《笑傲江湖》塑造了「岳不群」,名門正派、正人君子、譽滿江湖,但,騙盡天下之後,始露真面目。今日的「岳不群」們,優雅言詞,「溫良恭儉讓」,演技一流!

與其是謙謙「偽君子」,真誠的村鄙之人尤其可敬。下文將據此延伸,簡述影片若干事件及其背後的意義。

(一)從村鄙之人談起

前文提到的「咖啡」,他輕蔑地批評影片中的人物「言語粗魯、低俗」,與所謂「一高二低」,都是同一個思考,「范蘭欽」諸人群居「都城」,身在金字塔尖,眼中自無村鄙之夫,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目盲?

村、鄙,原指郊野之處,因遠離政治、經濟、文化核心,遂又衍生出粗俗的意涵,至此「村鄙」染上價值色彩,此為階層化(stratification)的一部分,就階級意識(class consciousness(5)來說,同一階級的人擁有相同價值、生活態度、以及使用語言的習慣。南北朝,鮮卑人入主中國,北方漢人競學鮮卑語,且頗以此自得(6),自認高人一等。鮮卑統治者的語言,造就了這一切!

又如《東觀漢記‧蔣迭傳》:「久在臺閣,文雅通達,明故事」,只因久居廟堂,就可「文雅通達」?「文雅」也者,特指優勢者的「行為模式」,無關高尚與否。但「金字塔尖」的言行,可以「風行草偃」,可以定義高尚與低俗,「文雅」自然成了價值標準。

優勢者掌握價值的界定權,他們可以定義對錯,決定尊卑、貴賤、黑白,並可指鹿為馬,他們擁有詮釋權,只要願意,可以用自己的意志,決定世界的顏色。例如:清末「革命黨人」,滿清政府指為「亂黨」,無知民眾盲從附和;又如美國「九一一」事件,大眾傳播媒體一致喊殺,因而社會上也是一片譴責「暴力」、「恐怖份子」的聲音。優勢者手中的媒體替我們決定是非,左右我們如何去「定義世界」。然而我們是否聽得到另一種聲音?回教世界認為「九一一」是一場「聖戰」、是弱勢者無力的反抗,「恐怖份子」可也是擲向高牆的雞蛋?(7)

我們願意一輩子被人家牽著鼻子走?我們是否嘗試著在「被決定」或「自己決定」之間,做個抉擇?

(二)砸碎吉他,遠離台北

「我操你……我操你媽的台北!」

片頭,相當震撼,聲影俱烈的瞬間,阿嘉怒砸吉他,是砸碎自己的過去,夢碎繁華?或是厭棄全球化都市的冷酷?抑或,導演藉阿嘉騎上機車,一路南行,讓鏡頭去發現「台北之外的台灣」?

都只是想像!寧信後者。

都市破曉,機車疾速離開塵「市」,叫醒天光,照亮南行路,鏡頭不斷開展、延伸美麗台灣的深度,一路是燦爛陽光的田野、南台灣的黃昏海岸、夜燈初上的恆春。從拂曉到黃昏,阿嘉回到了故鄉,旅程終點,卻是思考的起點。

全球化,無法迴避的世紀噩夢:地球暖化、基因工程的災難、資訊與文化象徵「跨越國家界線」的爭執(8)、國家界限日益模糊(9)、身分認同的遽變、國際市場「零時差」 (10)、資本主義氾濫、有如古羅馬競技場的生存競爭……這都是阿嘉必須面對的命運,當然也包括你我。

阿嘉遠離台北……,砸碎吉他,這是破釜沉舟告別過去?回鄉後,日本歌手演唱會、商業行銷的模特兒依然步步入侵,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威脅依然如影隨形。阿嘉在敲碎舊夢之後,又得重回音樂,繼續去追尋成功與失敗!

鏡頭再轉回代表會主席,他面對大海無限感嘆:

這面海這麼漂亮,我們自己卻看不到,為什麼?

因為有錢人連海都買去了,卻不留一點給我們。

關愛鄉親子弟、熱愛家園,他最令人動容的一段話:

你們外地人來這裡開飯店,做經理,土地要BOT,山也BOT,我們在地人呢,都出外當人家夥計!

沉痛批判!資本主義氾濫全球,恆春偏遠的海角也難逃噩運……,這是當代人的宿命?抑或新機運奮鬥的起點?

(三)來自土地的感動

全球化時代,網路穿透國家界線,改寫空間定義,跨國空間逐漸形成,資本家掙脫國家束縛,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社會安全機制逐漸失控,全球性的「資本集中」迅速在惡化,史上未有的經濟剝削日甚一日。

全球化世界,是富人的天堂?或是窮人的地獄?值此歷史劇變,如何面對?

實踐大學成立「羅漢門文化劇團」,汲取高雄校區的地緣文化:美濃客家、茂林三地門的原民文化及在地閩南,劇團節目設計,是以線性串起台灣歷史傳承,橫向冶煉新台灣文化,透過教育,培養對土地的感動,探尋文化的根,「羅漢門」,果真是全球化夾縫裏的一線生機?如此理念、如此教育,令人期待。

文化發展,地理條件雖非唯一,卻是重要因素,此則史上不乏其例:氣候影響戰爭,蒙古西征是其例;丘陵地區利於個人主義思想的發展,巴爾幹是其例;日治時代,九份曾有「台北小西門町」之稱,金礦枯竭後成了荒涼山城。(11)在在說明,地理條件的重要性。

盲目接受全球化,終將重演學步邯鄲而失故步、終將模糊自己的歷史臉孔。發展地方文化,創造獨特生命,需要泥土的滋養、也需要堅定意志。

《海角七號》,代表會主席頑強對抗「高牆」,以堅定意志成就恆春人的感動,「破銅爛鐵」一鳴驚人,是毅力、也是決心:

我要把恆春鎮放火燒掉,然後把年輕人叫回來重建恆春!

悲壯之情,令人感動、叫人欽佩……

 

四、失焦的評論

《海角七號》登陸香港、中國,立即突顯兩岸的差異,網路上煙波萬頃,但許多評論都失了焦,或失之情緒、或受囿「意識型態」、或限於預設立場而鮮有是非之辨。台灣二十年來,威權解體,不少人依然背負過去的價值,動輒以「意識型態」相責,尤其是特定媒體與學者,雖是荒謬,卻已見怪不怪。下文將扼要分述若干想法。

(一)紛歧的「意識型態」

1796年,法國哲學家戴‧特拉西(Antoine Destutt de Tracy),首先提出意識型態的概念,他不滿1789年法蘭西革命後的白色恐怖與暴民政治,遂倡導講究「理念性的科學研究」,提出ideologie,這是「意識型態」的原始面目。其後拿破崙為鞏固帝制,刻意扭曲,指反對帝制的文人哲學家都是「意識型態者」,於是意識型態一詞開始具有政治色彩。

馬克斯進一步指出「意識型態」顛倒、扭曲社會事實,為統治階級服務。且於1845年與恩格斯合寫《德意志意識型態》,指出意識型態是服務統治階級、而讓民眾盲從跟隨。

1929年曼海姆(Karl Mannheim)在《意識型態與烏托邦》一書裏,將之區分為「特殊的意識型態」與「整體意識型態」,前者是受到操控欺騙,後者是指一個社會在某個時期中,大多數人的「世界觀」。

美國耶魯的華特金士教授(Frederick M. Watkins)在《意識型態的時代》中指出意識型態通常在追求人世間的烏托邦。

意識型態的意義紛歧如此,甚至南轅北轍,肆意扣人意識型態的帽子,真不知他們用哪一種定義?例如過去八年,「統媒」漫天指控「意識型態執政」,他們取的是華特金士教授的定義?曼海姆「整體意識型態」?還是拿破崙?

批評《海角七號》是意識型態的,可否再說明白些?(12)帽子亂飛,可以休矣。

(二)「後殖民」的省思

台灣,一系列殖民史!

荷蘭人、鄭氏父子殖墾台島,英國、西班牙先後據台,滿清踵步而來,1895年滿清政府棄台、割讓日本,台灣又被殖民半個世紀,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復以中原文化植根台灣。在台灣的原住民和閩南人眼裏,這些都是外來政權,因此,不少台灣人覺得自己是「亞細亞孤兒」。

客觀上,歷史因素促成台灣人血統的多元特質,台南人遺有荷蘭血統(13),平埔族與漢人通婚已很普遍,日本在台植根尤深。不同年齡層接受了不同文化,又加上1949年後到的「新移民」,半世紀以來,台灣廣納中國、歐美、日本各種文化,已成就了多元文明的新面貌。

殖民主義是不分地域、不分時期的歷史現象,蒙古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他們也都進行過殖民政策。十五世紀歐洲的殖民帝國主義,肆行掠奪殖民地的自然資源、人力、市場,甚至將語言、宗教、文化強行植根於殖民地,徹底的征服。

就此意義而言,台灣歷經數百年殖民史,已是個血統、文化、價值多元的社會,若說「多元」,仍需保留。蓋「多元」也者,需有「尊重差異」這個基本元素,而台灣總是在優勢者宰制下,被迫接受一元價值。封建統治者的「正朔」思想,換一張臉孔,依然是大剌剌粉墨登場,我們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能有自己的意志?我們能有「自己的」明天?

《海角七號》最受「中國人」批評的,是具有「後殖民」、「皇民化」思想,電影反映土地特質、人民情感,難道藝術必須服務政治?必須是「政治正確」?而且,什麼叫正確?是誰人心中的正確?擁有詮釋權的人,更應有一份愛心,用歷史的理解去看待、去尊重。

二次大戰後,民族獨立勢不可擋,然而殖民帝國主義的離去,並不意味殖民史的結束,「後殖民」與「殖民」,並無本質上的差異,換個形式,跨國公司、國際銀行……反而更深刻的掠奪,全球化、後殖民時代壟罩全球,哪個地區能夠倖免?君不見「微軟大帝國」的旗幟飄揚在全世界電腦螢幕上?當新秩序來臨,國家界限模糊、民族定義重新改寫的歷史時刻,那些人猶不知今夕是何夕,就如〈桃花源記〉裡的「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中國人批評《海角七號》是後殖民思想,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中國人也曾受異族統治、也學過胡語、也曾剃髪蓄辮……早已是胡漢混血的文化。歷史俱在,何以「獨厚」台灣?以今日而言,全球化在中國正如火如涂的蔓延,這個社會主義的國家,在某些方面比資本主義還要資本主義。

廟堂裏的音樂、供桌上的冷豬肉,也只能是行禮如儀,沒有靈魂;然而影片忠實反映土地,終實反應土地上的生活,例如阿嘉騎車離開台北時,他右手的紋身圖案,鏡頭刻意給個特寫,「大大」教堂裏的詩歌伴奏,不按樂譜,隨意延長節拍……在在暗示新秩序新思維已經普遍見於現實生活中,這就是《海角七號》鏡頭下的台灣,電影中的吾土與吾民。

後殖民時代,身分的認同,不再由血統決定,而是由社會和文化所決定,且其權力結構之變化,不得不予正視:例如美國,2009年白宮已由非白人進駐。昧於時、惑於世者,終將被歷史淘汰。

就此意義而言,以「後殖民」批評《海角七號》,顯然已失焦,請照照鏡子看自己!

 

五、歷史記憶的「選擇」

作為一個人,意志是基本要素,否則跟機器人、跟豢養的牲畜沒兩樣。存在主義強調人類可以用自己的意志,選擇存在的模式,以決定存在的本質。

只有意志,才有尊嚴,才有生命的意義,下文就以此來看《海角七號》。

(一)集體失憶與記憶的選擇

影片中,喜宴結束後的海邊,「大大」輕吻「老馬」額頭,這個堅強而又脆弱的警察迅即崩潰,淚水決堤,雖是芸芸眾生中的點滴,卻是真情人生,你我都熟悉的,泥土的聲息。

海,是台灣人的源頭,情感的歸鄉,原住民涉海而來(14)、閩、客渡黑水溝而來。阿嘉鬱悶時的沉思,也在海邊,喜宴後的夜,寂靜海面承載多少思念、多少想望?也承載多少台灣的期盼與記憶?

《集體失憶的年代》(15),書中作者提到:

「身處在北美洲和西歐的我們,享受著一般通稱為西方文化的諸多好處,很習慣把黑暗時代想成許久以前只發生過一次的事……。然而在北美洲,我們其實是生活在已消失的原住民文化的墳場中,他們之中許多文化都是被集體失憶給斷然解決掉的。」

連橫也說台灣「固無史也」,我們沒有自己的記憶!滿清、日本、國民政府等,每個殖民政權都進行台灣的「集體失憶」。

《海角七號》,導演的鏡頭,見證了台灣善良、勤奮的心,也捕捉了沉默諳啞的期待,台灣是否力圖作為一個歷史的主體,主動選擇、塑造自身的記憶,在亞細亞孤兒的命運中,探索未來?請試深思。

(二)遲到六十年的情書

後殖民理論者史碧娃克(Gayatri Spivak)寓意深遠的問: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沒有聲音、「不能說話」是被壓迫族群的特徵,他們沒有「表象」自己的途徑。台灣,「范蘭欽」諸人心中的Subaltern,有沒有自己的聲音?

影片結束之前,年輕「友子」的催促,六十年前情書終於送到小島友子手中,銀幕上看不到她的表情,更聽不到她的聲音。恰如六十年前,她也只能默默提著笨重皮箱,無言承受被遺棄的命運,這也是亞細亞孤兒的共同命運麼?

再說,年輕「友子」替「老友子」叫醒年輕記憶和遲到的深情,可以想像導演的用心,情書成今古,空回首?老友子看情書的畫面出現後,鏡頭立刻連接到六十年前的碼頭,野玫瑰的歌聲串接過去與現在,童聲合唱的「野玫瑰」飄揚片尾的碼頭,是未來?還是希望?老友子沒有淚、只有回憶,但,可有希望?

可有希望?在野玫瑰歌聲中,在亞細亞孤兒的想望中……

 

注釋:


1. http://blog.eroach.net/index.php?load=read&id=181

 2.  以色列政府空襲迦薩,國內外輿論界反對村上春樹出席受獎,結果他還是去了,並掀起比小說更為震撼世人的餘波。原文出處:http://www.cw.com.tw/issue/news/20090331/2-1.jsp

 3.  左派學者多稱孔子是奴隸主的代言人,其實儒家思想是封建文化的一部份,封建帝王、農業經濟、儒家思想三者存在互為主體的關係。

 4.  認知本身就是一種重建過程,「詮釋」之後的世界,已不一定是原來那個世界了。

 5.  同一社會階層的人,具有一致的價值、行為模式,馬克斯特別重視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

 6.  《顏氏家訓》卷一「教子第二」: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 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俛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7.  我的重點不在定義誰是高牆或雞蛋,只在說明,我們常不知不覺受人左右我們的思想、行為。

 8.  網路上的戰爭方興未艾,中國勒令各境內外商交出資訊安全的程式碼,逼迫Yahoo交出電子郵箱個人情資,作為司法審判依據,在在引起國際爭端。

 9.  人在空間上的移動越來越迅速,可以同時生活在不同空間,例如上午在台灣用早餐,中午在香港,晚上回家休息。「解民族化」的概念可參閱《全球化危機》,台灣商務版,孫治本/譯

 10.  在全球網路架構下,金融市場幾乎沒有時差。

 11.  1990年代,電影「悲情城市」取景九份,聲名鵲起,因以「觀光」因素復甦山城。

 12.  這些例子很多,此處僅舉其一,《豬頭翔看海角七號》有一段話質疑那些「意識形態」者,「像這樣的人,去看一百遍這部片子,也不會真的理解它賣座的真正原因的。」http://blog.roodo.com/fairy220/archives/7397749.html

 13.  許多國家參與台灣的發展,也在台灣文化留下痕跡。例如陳達儒《安平隨響曲》中有一段「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想郎船何往,音信全無通。」追憶安平的歌謠中,為何出現金髮女郎,與荷蘭人有關,是很合理的想像。

 14.  冰河時期,12000年前,台灣與南洋群島是由「巽他谷地」相連。

 15.  珍‧雅各(Jane Jacobs) 姚大均/譯 大塊文化

2009/01/11

再續,未竟的序曲

再續,未竟的序曲



20066

「演進‧革命‧圖書館」

一個研討會、未竟的序曲

有些許驚嘆

也曾幾番風雲……

風雲是指一些詼諧的評論驚訝的報導也有稍稍不友善的笑談……幾個網站和搜尋引擎留下了些雪泥鴻爪當時我個人因忙於職務交接未暇注意這些網路上的風雲2007年重返崗位開始面對「冷灶加溫」的課題本館同仁欣喜部落格的重建齊心協力展現豐沛素養,同時也承高徠數碼科技吳豐嘉先生協助,建置獨特Wiki系統預備未來與「數位典藏」、「自動化系統」整合運用開展圖書館服務的新里程

原鄉情魯凱青年

研討會議題之發想來自魯凱青年的感動,台東魯凱知識青年回鄉重建部落精神,拒絕被同化,深愛祖靈的記憶和價值,藉部落重建凝聚族群認同、文化認同,並重建魯凱的歷史空間。他們的系列活動「尋找一條回家的路」,是原民的鄉愁,也是堅毅的草根情懷,發人深省、令人欽敬。

全球化浪潮,許多社會與文化即將「日近黃昏」,如何在全球化過程保存自己文化靈魂?如何在邯鄲學步,而不失故步?這是全球性的課題,也是圖書館在保存、延續歷史文化中,無可迴避的問題。

圖書館肩負捍衛本土文化、抗衡全球化的歷史重擔,蒐集保存、建置、發展地方文化,近幾年國內外圖書館界致力「機構典藏」,例如台灣大學的數位典藏計畫、日本慶應大學醫學圖書館將當地醫院處方數位化,就全球化威脅而言,是有深層的歷史意義。猶如魯凱族青年,他們堅持族群的「意義」,正面迎戰被同化的危機。

這是圖書館的原鄉,也是圖書館的鄉愁。

部落格新部落主義

網路顛覆傳統時空意義,形成一種虛擬(又實在的)網路空間,最近有人用「部落」來描述這樣的空間,透顯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新部落」是凝聚了相同信念、價值、興趣與與情感歸屬的一群人,他們不一定要相同血緣,而用意志決定自己的歸屬。存在主義哲學強調,人可以選擇存在的模式以決定存在的本質,用意志跨越膚色、跨越地域、跨越差異!當人類學意義的部落文化逐漸消逝之際,網路上的「新部落」紛紛出現,新的地平線已然浮現。

部落格則是建構「新部落」的有效工具,超越技術、知識、文化、經濟限制,草根(grass- roots)文明藉此掙脫廟堂文化的束縛,得以自由發展。

部落格作為一種工具,兼具互動性、個人性、開放性的特質,不需架站高門檻技術、也無成本負荷,是常民文化工作的利器。同時,部落格提供自由放任的空間,肩負抗衡主流媒體,促進文化多元發展的機能、也具有抗衡全球化的技術需求,適時彰顯部落格的時代意義,對圖書館來說,是一種啟發、也是一種鼓舞。

以後現代文明而言:「反概括、否定、自由、多元、去核心」,都是部落格反抗權威,追尋自由、創新、多元的哲學基礎。因此,部落格,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態度、一種價值。這是圖書館引進部落格進行服務,宜有的認知。

再續未竟的序曲

基於上述,有人開始認真建議要舉辦研討會,邀請圖書館界的朋友一起探討、一起思索部落格在圖書館的運用。因此,當「再續」未竟的序曲念頭閃過,倏時怦然心動。默思2006年「演進革命圖書館」研討會的未竟之事,當時因故未能納入的議題,一一浮上心頭。

數月前就商於國家圖書館顧敏館長,因其「遠識卓見」,給予許多指導、共同舉辦,並親撰序文「圖書館的原鄉」。

感謝陳昭珍教授在議題設計上給予寶貴意見、並以「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協辦。此外,黃鴻珠教授、賴鼎銘校長……等長年以來的亦師亦友,於研討會拔刀相助,厚誼隆情,都是再續「未竟序曲」的重要助力。

此次研討會幸承圖書館界熱烈支持,原以為國圖國際會議廳之大,應已足夠,卻意外的仍有一百多人無法受邀前來,特此致歉。

而國家圖書館在此次研討會的許多支持,不論是人力、物力與預算,都是此次研討會得以順利舉辦的主要因素,謹此向顧館長及其團隊表示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