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6

傾聽「另ㄧ種聲音」之後

傾聽「另ㄧ種聲音」之後

──「詮釋」觀點的思索

ㄧ‧迴響、迴想

《佛教與社會》[1]中譯本即將行世,精練譯筆自然流露的佛學素養,令人嘆賞。譯者於其出版前言指出[2]

閱讀本書可以對照出原始佛教教理實現於人間時,因人性及時空而產生的變 遷。不論是佛弟子想瞭解自己所信解的是怎樣的佛教,或是ㄧ般把佛教當成人類社會中文化之ㄧ的人,要瞭解這影響世界很大地區人口的宗教文化,它都提供一個探究的入口,也就是本書發出的……..諸多佛書之外的另ㄧ種聲音。」

有機會傾聽「另ㄧ種聲音」,願就ㄧ個「外道」的觀點,簡述作為緬甸主要社會思想的佛教,並就思想史之理解,「管窺[3]史拜羅對本書的研究,擬以初步的思索與想像,提供閱讀的參考。

二‧佛教、社會、思想

人類思考外在世界的方式,常因時空條件與社會文化之遞嬗而與時俱變。換言之,人類在不同時空條件下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例如:

國古代君王,遇災荒或異常天象,常需下罪己詔,其實所謂「朕不德……」之類的儀式性語言,干「天」何事?今日看來,或覺荒謬,但那的確是古人的「天下大事」。

社會思想之研究不在評價思想,而是探索思想與社會生活間「互為主體」[4]的意義。此類研究大率以重要思想家為主,其實社會思想常隱涵於社會生活的許多層面中,例如宗教信仰、民俗、禁忌、儀式、藝術、文學……但是因為許多客觀限制[5]研究者常需縮小範圍,聚焦於主要人物思想的探索。

本書涵蘊了許多研究緬甸社會生活的素材,可作為研究其社會思想的重要參考,但是我無法在這裡深入探討佛教在緬甸的社會思想,只能就社會制度、控制、價值、秩序,以及人天關係略述「ㄧ斑」:

1.社會制度

人遵循制度而生活,一方面是生活上的需求[6]同時也是一種秩序,藉此以合理化並預測彼此的行為與反應。例如兩性經過婚姻的程序,始得以營造社會認可的共同生活、信守婚姻規範。

佛教在緬甸確立了許多社會制度,例如喪葬制度、社會安全制度……等,都是以佛教為思想核心。喪葬制度中,緬甸佛教涉入死亡之事,不是在人死後,而是臨死之前就有相關儀式( 書中第439 )

「人的輪迴決定於其臨終當下的心境……親友們會在他的病榻前,誦唸佛教的功課,並經常邀請比丘頌護經……」

又如出家典禮( 書中第421 )

出家典禮具有象徵及實質的宗教意義,……緬甸男子如果沒有穿過袈裟,便不算真正的人,……在出家典禮之前,男孩以伏地跪拜的動作,來禮敬父母尊長,然而穿上袈裟之後,父母……反過來跪拜男孩。」

相較於中國人的「成年禮」,長幼尊卑的逆轉現象,彰顯佛教儀軌之特殊意義。

2.價值與生活

價值深入生活的每個層面,佛教思想幾乎支配所有緬甸的社會生活,業力佛教、功德、布施、輪迴建構成緬甸人的價值系統。功德是整體解脫論的基礎,是「佛教實踐的主要動機」( 書中第212 )每件事與行為都以能否獲得功德為依據,布施以獲取功德為目的,非關人道、慈善,因此有人認為這些行為與價值隱含私利的元素( 書中第200-213 ),就社會思想而言,那是社會控制的策略,也是緬甸社會與佛教思想互動下的行為特質。

3.社會控制

就社會學觀點,宗教具有社會控制的機制,廣義的控制涵括偏差預防、維護秩序、鼓勵向善、塑造價值與提供行為的參考架構……,在這個意義上,佛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 書中第748 )

「在我的緬甸研究中,除了兩個人以外,所有訪談的在家眾都認為,如果不是佛陀制定戒律,就不會有道德規範;如果沒有佛陀的智慧,凡夫不可能知道說謊、殺生等都是錯誤的行為。」

這是佛教文化下的社會控制,也是佛教在緬甸社會思想中的具體呈現。

4.秩序

社會學指涉的「秩序」,涵蓋所有行為模式、價值系統、社會制度、社會階層、組織……等,是社會分析的基礎,也是生活的依據。

佛教深刻影響緬甸社會資源分配的價值觀,財富、權勢、聲望等差異,都立基於業力( 書中第734 )

「 社會秩序之能維持,畢竟不在於分配的平均與否,而是在於人們感覺分配是否公正,……具有雙面意義的業力教義,正好提供強有力的道德權威給任何秩序。它ㄧ方面認為今生修福者,來世會有較好的社會地位;另ㄧ方面,它用過去世所造的善惡業來解釋今生的地位。」

基督教用死後的天堂建構人生秩序,與佛教的輪迴、業力,皆有意義上的普遍性。也是緬甸經濟、政治秩序的重要因素( 書中第736 )。認識緬甸社會秩序的本質,本書提供了有價值的線索。

5.人性與「無我」

「我」竟是何物?人是甚麼?人面獅身的謎語依然叩喚世代人心。達摩對梁武帝說:「我不識!」,千年而下,依然是教人百轉千迴。

人性,歷史上曾有過許多不同看法,大致如有下述主張:

A. 理性主義的觀點

源自古希臘,歐洲文藝復興再度復活,理性是人之所以為人,具指導行為、洞悉事理的能力,是人類的目標與完美價值。

B. 基督徒的觀點

羅馬統治下的基督徒認為人是上帝創造,具自然與精神雙重性質,帶著「原罪」而來,生命具有「目的」性,主要是信奉上帝。

C. 科學的解釋

和其他有機體一樣,人是自然秩序的ㄧ部分,達爾文說猴子是我的表兄弟,自此,人類從「上帝的子民」,蛻變為獸性的有機體。十九世紀,實證主義的信徒「視人為物」,主張用研究物理世界的科學法則去探索人類,又引爆哲學上的爭論,「我是誰?」這個終極問題又騰為悠悠眾議。

人之所以為人,史上的說法汗牛充棟,但是,就像人面獅身的謎語,謎雖解,而謎底之後的謎,依然困惑世世代代。中國人也有性善、性惡的爭論,道家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天相融也是中國人的另一種人生觀。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得說「人按照本性即是一個政治動物」,而科學的解釋:生物、心理、社會學……諸說不一而足。

澳洲人類學者弗立曼( D. Freeman)認為即使人類生活在自己所創造的觀念世界中,「他仍十足是是個動物,是自然界演化出來的ㄧ部分[7]美國學者杜威則堅持人類異於禽獸,「沒有本能,有的只是習慣[8]因而嬰兒初出生,其人性只是一張白紙,環境造就了他的習慣。社會學觀點中的人,本質上是「在社會中扮演角色的人(Persons)」,具有此社會特性的人,也就是所謂人性(Human Nature)。對人性說法,確實很難有一致見解,如若輕用「普遍人性」,確實易致爭議。

這些主張已有許多不同評價與爭論,此處僅援引諸說,呈顯佛教「無我」的特殊性。佛說人有「五蘊」,「在禪修中,人們可以明白『自我』是一種幻覺,……不再執著於今生,也不再渴求來生……就能登上究竟解脫生死輪迴的巔峰、實證涅槃( 書中序 11 ),「生命的三種本質中,無我是最不易為緬甸人所了解和接受的( 書中第93 ),就此以觀本書作者在序文所說:

「依此相似性的程度,本書的副書名其實可以很準確地改為『並在其人性上的變遷』,因為誇文化的相似性,暗示這種差異是泛人類普遍具有的認知取向與動機傾向的產物。」

這是作者研究上的創見,若以嚴謹尺度,基於上述「普遍人性」的爭議,個人以為應予審慎理解,中國理學家所謂「理未易明」,良有以也。

有關「佛教與社會」書中的社會思想研究線索仍多,此處僅略舉二三。

三‧進步、理性,神話?─理解的反思

史拜羅研究佛教與緬甸社會,有個論點值得注意,值得進一步思考。討論之前,擬先回顧一段思想史的爭論。

自然科學要研究的是物理世界中「不自由的領域」( realm of unfreedom ),實證論者相信人類社會行為也受因果律制約,因而排除了人「內在的自由因素」,人類行為的「自主性」則被忽略,此實證理性主義者備受爭議之緣由。

六十年代末期,科學社會學的觀點受到強烈質疑,基本上,自然科學是在尋求客觀通則,人文社會科學則關注歷史事件的獨特意義。兩者最大差異不在於主客觀的問題,根本上是分屬不同的兩個層次,自然科學研究的自然界不會詮釋自己的活動,但是人文社會科學則在詮釋一個「已被詮釋的意義世界」,也就是說: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被研究對象( 常理世界的行為者 ),他已詮釋了自身的行為,研究者的詮釋是「第二層」,這種雙重詮釋( double hermeneutics)的意義,指出「理解」( verstehen )不是社會科學的「方法」,而是常理世界中「本體的生活模式」。因此,研究者不可將自己之理解強加於研究對象!

詮釋學宗師加達默( Gadamer)強調:「理解」不是主體的思維活動,也不是單向的「賦予意義」的過程,而是一種互動

在這個意義上看《佛教與社會》,我們知道作者是採取詮釋的觀點去研究,作者在序文中明白主張( 書中第14 )

「既然每一個社會群體都是特定的歷史產物,而且也由於他們各自發展其獨特的世界觀,所以必須根據其獨特的事件與過程、價值與態度來解釋。最近隨著世人對社會認知和文化解釋漸感興趣,使得這種哲學在解釋上,較偏重採用主位( -emic ,從當時人的視野來了解事情 )、而非客位( -etic,從外在理論來理解事情 )的立場。」

同樣這種觀點,也見於第十八章的學理評論中:( 書中第712 )

「宗教與世間的關係是雙向的。一方面,人的社會經驗形成他的人格傾向,從而決定他對傳統或新興宗教的教義是接受還是排斥。在這關係中,世間是自變數,但在宗教與世間的另一關係面,宗教則是自變數。」

儘管他採用了詮釋觀點研究緬甸社會與佛教,但卻在這一章費了很多文字,以實證觀點去探討或反駁韋伯( M. Weber )等人的宗教議論,確實很耐人尋味!

當代,特別是英美學界,仍有許多人仍沉醉於「進步、理性」的神話中,他們仍未清醒「笛卡兒弄錯了[9]加達默( Gadamer )奮力韃閥「啟蒙運動」對現代文明的荼毒,著者史拜羅不自覺陷入實證泥淖,是否意味著他也無所逃於「理性的鐵籠」 [10]試請深思!

四‧涅槃,後現代的想像

本書另一個特殊論點:一個有趣預言很值得注意。要深入瞭解,可以先認識後現代文化的本質。

這是一個尋找意義的時代!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將往何處去?」

後印象派畫家,高更晚年對著蒼茫大海提出這三個「天問」。古往今來,同樣問題依然迴盪許多迷惘的心靈,「我們是誰?」人,相對於宇宙、相對於他人、乃至自己,究竟是怎樣一種關係?蘇格拉底的傳世警言:「認識你自己」,你是誰?過去,一個簡單的問題卻越來越複雜,似乎早被啟蒙哲學家清楚說明的問題,現在反而變得越來越難以回答,過去是天經地義、具有「先驗」上的絕對意義與價值,現在卻顯得模糊,難以確認。此何以故?

文藝復興「再生」了古希臘的人本主義,揚起「人」的旗幟對抗神權,其後啟蒙思想家創造了「理性人」,理性主義、科學萬能、征服自然……「人」自比天高,挑戰上帝權威。進入二十世紀後,這種局面卻逐漸改觀。

二十世紀連串科學革命催生了新時代,愛因斯坦相對論改寫牛頓物理世界中「絕對空間」與「絕對時間」的機械觀,量子革命進一步推翻傳統物理秩序的認知,發現物質屬性取決於情境脈絡,而非永遠不變。到了1970年,混沌理論宣告理性秩序的終結。數位浪潮、基因革命、全球化……一個新世界正掀天蓋地而來。

價值的斷裂、意義的失落、新秩序的湧現、網路「新人際關係的出現……一個劇變世界,徬徨世紀的心靈!

著者史拜羅在十九章提到:現代工業社會堅持的「現世期望[11]與佛教主張的「來世果報」衝突。但是傳統社會中的農夫,尚未面對這種世紀衝突,因此仍會繼續相信佛教的解脫教義,期待來生,順服果報思想。而現代化菁英則持續追尋「立即而非未來的滿足」( 書中第779 )

史拜羅認為:

「涅盤佛教是厭倦世間的精英宗教(不論是前工業化時代或後工業化時代);業力佛教是前工業化時代農夫的宗教;而消災佛教是新興而富裕的中產階級的宗教。」( 書中第779 )

史拜羅據此作一個預言:

「或許幾百年以後,一旦工業化成功的興奮退了,部份有名無實的佛教徒,將如早期有名無實的基督教徒一樣,會對進步的成果感到失望,而再次擁抱某種形式的新佛教……我們或許可以預測這種新佛教將會是涅槃佛教(而不是業力佛教)取向,也就是說:新佛教強調解脫的方法是出離而不是功德。」( 書中第779 )

參看前文所述後現代文化特質,「後現代,徬徨的心靈」,再對比作者的預測,似乎一個新佛教時代即將來臨。這,是不是一種後現代的想像?試予君猜!

[1] 此書原著者史拜羅(Melford E. Spiro),香光書香出版社中譯,2006.9初版。

[2] 這段文字原引自此書毛本的中譯序,出版之後,譯序更易,此處則仍依原序引文。

[3] 限於許多因素,此處只能管窺一二。

[4] 許多研究是以思想家為主體,社會生活則淪為客體,其實思想家的思想也難以自外於時空制約。

[5] 特別是社會思想史的研究,研究素材取得不易、時空與社會文化的差異……等都是不易克服的障礙。

[6]功能學派認為是結構上的功能,也是社會生活的必需。

[7] Freeman, D., Social Anthropology and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Human Behavior, Canberra: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Austri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65.

[8] 李樹青:人性與社會 台灣商務 1985初版 21頁。

[9] 海德格( Heidegger)主張「我在故我思」,他主張理解不是主體的意識活動,而是它存在的條件。

[10] 韋伯(Weber, Max)認為主導資本主義發展的內在線索是體現社活生活合理化(科學精神)的過程。在此條件下,效率是現代官僚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標,韋伯認為這是不符合人性。這種所謂「合理化」的關係結構制約了現代人的生活與思維,此即他所謂桎梏人類的「理性鐵籠」。

[11] 理性主義主張要創造今生今世的天堂,而不是在死後。法蘭西斯培根主張用科學方法控制自然界,這種控制的概念,到了十九世紀也轉移到對人類社會的控制。

2006/05/18

網路人際關係到差序格局


網路人際關係到差序格局

人在時空條件制約下的主體性,一直是歷史文明發展的參考架構
但資訊科技正顛覆數千年傳統的參考架構!
值此革命風暴,從網路人際關係看「差序格局」
雖無今古相鑑之意,但藉此文管窺歷史交會時刻
傳統時空制約下的人際關係將如何變臉,或有另一層深義

一、 引言
人類做為一種物理性的存在,至少可以上溯公元前六百年的愛奧尼亞人(Ionians),時空條件的制約,塑造了傳統歷史與文化。例如:
唐人陳子昂詩:「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生命短促,古今同嘆;而瀟灑如李白,也曾黯黯致慨「浮生若寄,為歡幾何」。
時間制約了古今的生命情懷和生活態度,而空間制約下的人生,也是處處可見,例如:
王昌齡出寨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遙隔千里,征人恨!閨中怨……
這種時空制約,不獨形成民族國家發展的基礎,並且建構傳統的人際關係。但是資訊科技一日千里,即將顛覆傳統時空制約下的社會,網路革命掀天捲地而來,無人可以倖免!相對於傳統,這是個斷裂的時代、是價值上的叛逆。傳統人際關係迅將解組(disorganization),新世界的關係即將誕生。
本文擬就網路社群中的人際關係與費孝通的「差序格局」作一對照、理解,並試申管見。

二、 歷史黎明‧抑或文化黃昏
這是個迷惘的時代!
當全世界的電腦開始在網路上交談,七嘴八舌之後,網路世界誕生了,然而這個網路世界會是歷史的新里程碑,抑或人類文明的盡頭?
(一) 原子與位元的戰爭
從傳播學的觀點看,人類從口耳相傳到文字發明,是一大革命,文字突破了時空限制,成為傳播、累積文化的基礎。由手寫文字到機器印刷,又是一大革命,當機器大量複製知識給廣大群眾後,大眾傳媒風吹草偃,蔚成「第四勢力」。及二十世紀中期,美國主要大都會報紙,都有百萬以上的讀者,蘇聯真理報更有七百萬讀者,這些大眾傳媒生產大量資訊,塑造集體價值,左右大眾集體意識。
但是二十世紀末,新的媒體革命即將終結「大眾傳播」媒體威力,數位革命宣示了人類新未來,那是「原子」與「位元」的戰爭;過去我們用書籍、報紙等「物質」傳播知識。現在用「位元」來傳遞訊息,許多年前每日清晨飛奔南下的運報車突然不見了,新興的資訊傳播不需載運笨重「質量」。這一波革命,不只是 01的鉅變,更是生活方式與態度的幡然變臉,是新世界、新時代的登場。
(二) 網路空間(cyber space
資訊技術、網路空間是這個新時代、新世界的真面目!
1984
年,吉卜森(William Gibson)在龐克小說(Cyber Punk novel)孵生了這個新名詞,網路空間(cyber space);而美國國防部早在1969年就已建置全球第一個廣域網路ARPANET1985年後網路家族成員急速膨脹,約翰郭特曼 John Quarterman)在《虛擬入侵》一書指出,五年之內全世界將有超過十億人口居住在數位世界【1】,我們是否將成為網路世界的「異鄉人」,卡謬(Albert Camus)之後的?
1.
網路戰爭
這是人類史上不曾有的大革命,山雨欲來,我們仍很難確知這場風暴的「下場」,思想界憂心忡忡看著網路空間的來臨,不論是政治、社會文化……都將有不可預測的影響,後資本主義仗恃網路威力,無止盡剝削全球市場以及低廉勞工、原料,政治上,網路衝破了國家權力藩籬……一場網路上的戰爭已經開鑼: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衝突、勞資對立,換個面貌,新的南北對抗已表現在資訊權的戰爭,所謂「數位落差」,本質上,這是個新的階級對抗。戰鼓頻催,知識戰爭早在地球上各個角落此起彼落,美國祭出301條款,台灣簽下了「著作權法」的城下之盟。如今微軟的「視窗」君臨全球,資訊霸權顧盼自雄,誰與爭鋒?
2. 人的定義
此外,網路正啃食傳統的人生觀、哲學思想、人際關係……如果這是浩劫,將無人可以倖免。
首先,我們要面對「人」的定義,網路正在解構(Decconstruction)人的意義,資訊科技和網路深刻介入人的思考和生理機能,人工智慧模糊了人與機器的界線,矽晶片植入有機體,改變了生命的傳統意義。因此,電腦網路不再只是機器、工具,它延伸人的生命機能,跨越生物上的限制。雖然哲學史上的「心、物」爭論仍未落幕,而一個新的爭論又將出現,人與機器將形成一種相互支撐、滲透的辯證關係【2】?請試深思!
3. 虛擬社群
自歷史觀點看,「虛擬」一詞具有時間上的相對意義,猶如「現代」與「後現代」的對比。所謂「虛擬」,不必然是虛擬,它只是另一種運作邏輯【3】,在網路上的經驗,意義與價值必須在現實世界中對比、檢查,甚至相融。電腦螢幕是個界面,穿入這個界面,裡頭是個新的意義世界、新的虛擬社群,虛擬與實體必須「相互聯屬」才有意義,例如上網訂機票、繳稅……,這是虛擬社群的辯証性意義。
虛擬社群中,網路上的機制與運作邏輯可以使人超越傳統時空制約,並建構成另一種關係體系。其實,在實體世界中,人也會超越空間羈絆,轉換身分角色,尋覓新世界、新生活:例如英國人越過大西洋,建立美國「天堂」;中國唐山客險渡黑水溝,來台尋求新生命、新生活;類此超越空間制約,尋求另一種庇護,則是古今皆然。
但歷史上沒人可以擺脫時間的制約,秦始皇求不死仙藥,道家潛心於鍊丹術,卻無一不是徒勞,生命仍是有限,時間不能重回,歷史不能「倒帶」。
但是資訊革命,電腦卻帶來另一種可能,時間定義將因此而改寫。
如果矽晶片與生物結合,人的記憶與感情可以複製,可以下載(download)到電腦【4】,科幻電影「接觸未來」(Contex)天文學家伊莉搭乘跨越時空的交通工具,「外星人」下載了她的記憶和感情,「虛擬」了她逝世多年的父親前來相見。Mark Slouka指出【5】「人類的演化亦將邁入新的境界,和身體分離之後,移植到電腦上的心靈能夠實現我們想像……「如果你想念你那軀體已然死去的妻子或丈夫,你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重逢。」果如是,則豈非現代版的「啟示錄」!虛擬社群會是怎樣一張臉孔?
(三)網路中的人我關係
如前述,虛擬社群是網路中逸出傳統時空制約的新關係、新組織,思辨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似可先從社會實體作辯證(dialectic)性的理解。
1. 網路社群中的「我」
在實體社會中,每個「我」都是被建構的,功能學派(Functional Theory)認為「我」是功能性的建構,是社會化的客體,是地位(Social Status)與角色(Role)的建構。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H.Mead)指出「我」是認知的主體,每一個「我」都含有主動創意的「 I 」,以及被文化價值制約的「Me」。心理學上,佛洛伊得則把「我」化約成自身生物條件的反應,忽略了外在因素,忽略了人的主體性。
凡上諸說,皆預設了傳統時空條件的制約。然而網路上的「我」則無此條件預設,透過多功作業系統及數位媒體的特殊聯繫(Contact),網路建構了新的人我關係。實體社會中的人際關係,是以「被規定」的社會地位作為互動基礎,是遵循既有的社會模式,例如「君君、臣臣」是儒家儀軌下的產物;網路上的身分地位則是「自創的」,具有相當程度的「反社會性」,一種「去組織化」的新關係,下文將以此為基礎探究網路關係的親疏遠近。
2. 虛擬社群的親疏遠近
網路上的虛擬社群,其人際關係亦頗繁複,例如網路上的商業關係也是風雲詭譎,刺探情報的木馬程式防不勝防,盜用密碼侵奪財物更是屢見不鮮。政治上的權力宰制冷酷無情,知識管理系統披上羊皮,仍無法掩飾資本家巧取豪奪的剝削本質。
此處只就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試作探討。
網路上的人我關係,本質上是「去人格化」的,主要具有兩個特色:
1)匿名性人隱藏在ID之後,抽離出現有社會地位與角色,這種Contact,不受性別、年齡、地位、財富、職業、階級、種族……的限制,可以在挫折現實中(或是一種叛逆),遁入網路避風港,建構另一種關係。
2)身分地位的再造因為是匿名性,人可以重新塑造新的身份地位,甚至是性別。在現實世界,自創身分地位是謊騙行為,但在網路社會中則是新關係的建構、身分地位的再生。
Turkle
6】認為長期使用自創的ID,不但會形成自我身份的認同,也會獲取他人的認同,自欺欺人之後,新的人格於焉成型。
基於上述,網路聯繫的便捷性,促進了人際關係的建立或鞏固,超越時間與空間,超越社會條件。BBSWWW上的聊天室,可以天涯若比鄰,ID隱藏現實身份,可以令人撤除武裝,坦白交心,建構一個新關係。虛擬社群中人我關係的「似遠實近」,由此可見一斑。
網路傳輸的便捷性,一方面促進人際關係的建立,但同時也是「疏離」的元素。因為鍵盤上的彈指功夫,即使是同一個屋頂下,也常藉助電腦交換訊息,「似近實遠」,是網路人際關係的新地景。
總之,網路的人際關係,是現實社會關係的叛逆與逃避,同時也是新關係的建構,超越時空制約、超越社會制約。
由於網路的物理特性,營造了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遠近之間,非關時空制約,更無社會因素,或近或遠,也無無章法可循,其中關鍵,網路與實體實為辯證性的關係、辯證性的存在。
三、差序格局的文化意涵
1947年,費孝通提出「差序格局」,是最早詮釋中國人際關係特色的學說。
研究中國人際關係的學者固不乏人,如許烺光的心理社會圖、何友輝的關係取向……等,然基於一些文化意涵,特取「差序格局」與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對照理解,並益以個人所見。
()空間,無聲的語言
每種生物都有其身體界限,藉以區隔自身與外在環境,不論單細胞植物或人類,有機體都存有一種可查覺的界限,這種有機體領域較易界定,而存於身體之外的「領域性」界限,則極為複雜。例如看守家園的狗,它會有清楚明確的無形界限,「闖入者」接近家園,進入它自覺的界限時,就會用輕吼、狂吠、攻擊藉以捍衛「領域」界限。
人類對這種領域的建構,有極為複雜的系統,小至客人誤坐主人座位的尷尬,大致私闖禁宮而招殺身,這些都是一種文化建構。
空間因素在人際關係中,是一種無聲的語言。陌生人間的談話距離,遠大於關係親密者。文化差異也影響人際溝通的距離,例如:美國人的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遠大於拉丁美州,在拉丁美洲,談話距離必需小到足以引起美國人的反感,否則他們無法交談。有些美國人則會防衛性的隔一張桌子和拉丁美洲人交談,可是拉丁美洲人常會爬過障礙物,以便取得舒服談話的「距離」,這是一種文化差異。
()差序格局的文化因素
空間距離在差序格局的理解上,究竟有何意義?
傳統人際關係率以時空因素為基礎,例如:遠親不近鄰、近水樓台、路遠知馬力……而差序格局則以「自己」作為圓心,一圈圈往外推的同心波紋是親疏遠近,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關係也愈推愈薄,費孝通指出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
此外鄰閭關係,亦以自己為圓心,地緣關係中的「街坊」可大可小,端視「圓心」勢力大小,有勢力的人家,「街坊」可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侷限在比鄰的兩三家。功利性的社會關係,世態炎涼盡在其中。
要而言之,差序隔局是儒家倫理基礎上的親疏遠近,空間距離則依勢力大小而轉移,人世冷暖,都在親疏遠近之間。
〈三)、差序格局的實證研究
黃光國指陳費孝通的「差序格局」,本質「不過是一種不精確的比喻而已」。〈參見氏著:論華人的關係主義理論的建構與方法論的考量〉。因此,改用許烺光的心理社會圖(psychosociogram)作為詮釋上的替代,他認為許氏之說「更能夠精確地描述華人社會心理的特色」,這是許多看法中的一種。
此外,李美枝根據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論,模擬出一個有六圈的人際關係座標圖。讓受訪者就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不同關係對象(如父親、母親、兄弟、姊妹、配 偶、知己、朋友、同學及普通人),依受訪者感受到的親近程度納入同心圓中,這個研究為費孝通的差序格局提供了實證資料的支援。
張志學在一個「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認知」研究中,也為差序格局提供了實證研究的佐證,(參見氏著: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認知,一項多維度的研究),在這個研究中,作者發現在關係緯度上,各種關係遠近程度的確存有非常大的「差序性」。
胡先緒區分中國人既定情感與真實情感,前者是指個體受社會義務驅使而有的情感,後者則指發自內心的情感。在同一研究上他也發現:「從三十七種關係在緯度一的排列來看,家人與親戚的座標值都大於親密朋友與戀人關係的座標值。」但是很弔詭的,張志學的研究指出,「從純粹的情感角度來說,不少中國人未必與其親戚保持很濃的情感關係,但在緯度一上,親戚關係比朋友關係更位於正端。」
此處揭示了「義務」關係的重視,「差序格局」與儒家文化有密切關聯,「親疏遠近」,主要是以儒家倫常中的親屬關係為座標,這個研究為「差序格局」作了有力的詮釋。
()、差距格局的歷史背景
費孝通對中國人際關係的詮釋,本質上也是價值上的反映,尤其他刻意強調「自私」這個特點,並以西洋現代國家觀念作對比,相當程度是東西文化激盪的結果。
批判論與詮釋論者強調社會研究或人的理解,必然會介入理解者的價值,人能夠自我解釋(self-interpreting)、自行定義,據此詮釋現象,建構其經驗世界。
準此以言,差序格局極可能是費孝通的價值建構,真切理解差序格局,需自費孝通的價值與時代背景。
人與環境具有「互為主體性」的關係,費孝通在九一八前後棄醫改習社會學,思想轉折可從當時社會背景尋得蛛絲馬跡。九一八前夕,南方軍政府「北伐」完成,中國再度統一,彼時國民黨政府氣勢甚盛,中國外有日本耽耽虎視,內有國共爭衡、軍閥據地自雄……世亂方殷,知識界倡議救國之道,紛紛之論:或民主與獨裁之爭、或人權論戰,或倡社會改革……胡適力言中國最大問題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在那種時空背景下,棄醫學文的,事實上不只是費孝通。
因此費孝通言「差序格局」、力陳中國人「自私」之弊,本質上是一種歷史性反應,像諸多五四先賢倡言「全盤西化」,無非是思濟中國於富強,無非是一種對時局的反動。
四、但丁的天空,網路天堂
人,自古以來即不斷尋求有限形體的超越,《啟示錄》中,天國聖城是基督徒的偉大應許,一種超越物理性的存在。但丁《神曲》,視天上諸星是上帝靈質世界的象徵,星辰是但丁的天堂。
如今,有些網路族也聲稱網路國度與天堂一樣,是洗淨肉體罪惡的地方。莫拉維奇(Hans Moravee)憧憬人類可以「藉矽晶片的威力得永生」【7】,網路上的天國夢,又反映了什麼社會意義?會不會是現代的烏扥邦、桃花源?一種亂世的反動。
以下先就歷史觀點,試為界定網路空間的存在意義,並就此理解差序格局與網路人際關係的時代意義。

(一)一種辨證性的存在
如前述,人類自古即在時空制約下,尋求有限形體的超越,其實古今來,人不斷發現(也許是發明?)自己生活在不同的空間:
1、自然界
西方哲學在兩千六百多年前,關心的只是外在世界本質,愛奧尼亞人(
Ionians)只知人是生活在自然界的物質世界。
2
、理念世界
直到古希臘人如畢氏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又理解到,除了這個外在世界,還有一個理念世界存在,即是純思想對象的世界。於是人類理解到自己不但生活在一個外在世界,同時也生活於「內在」的理念世界。
3
、社會實體
直到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學家AComte又發現一個社會實體的世界,社會關係結構看不到摸不到,但卻深刻影響人的行為,這是人類生活的另一個新世界。
4
、網路空間
網路空間的出現,是人類史的大事,我們越來越依賴這個網路世界。

每個時代的人都「同時」生活在不同的空間,中古歐洲的基督徒不但生活在時空制約下的物理世界,同時也生活在但丁描寫的靈魂世界,「多層次寫真」乃是人類文明的通象。20世紀末人類創造的網路世界,本質上,也是新的生活空間。
1970
年代,渾沌理論(chaos theory)宣示了理性秩序的終結,這種自然科學的發明漸漸成為一種文化象徵。這些非線性(nonlinearity)、不確定性 uncertainty)、隨機性(randomness)等理念,對傳統物理學而言,是一種大革命。
網路文化是個例子,表面看,網路上的人際關係是「無序」的,不可理解的,角色的錯亂,這些看法基本上也都只是實證典範下的觀點。渾沌理論思維,則是對理性秩序的反思,甚至是反動,就如「碎形」現象之後,何嘗不是另一個新的形貌、新的秩序?以此看網路世界,何嘗不是新社會之形成?
因此,網路世界與實體社會,可以視作交互辨證的存在。
(二)網路世界中的差序格局
每種思想、價值、詮釋,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硬套在網路上的親疏遠近,謂其「差序格局」或許是荒謬,但也不盡然。本文將此二者并談對比,除了思考兩者詮釋基礎的差異之外,並且思考一些似近實遠,而又似遠實近的問題。
(三)結構與戲劇的辨證
如前述,差序格局是儒家倫常下的親疏遠近,人際關係在此文化基礎,規範了人我關係與社會生活。從傳統社會觀點看,「差序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是既存的社會結構,人的行為是「被規定的」,生活本身是在順從社會劇本、社會價值。

網路中的身份地位則是個人意志的產物,從
ID的決定,即已向人暗示自己的性別,而網路社會中的身份地位、階層等人格特質都可以「自創」,如前文所述,自創身份地位是謊騙行為,自欺欺人之後,新的人格於焉成型。
上述看法,本質上是結構學派的觀點。如就高夫曼(Erving Goffman)戲劇分析(dramaturgic analysis)的觀點看,社會演員是個體藉以「表現自己」之所有角色的總和,這種「表現」不應被視作「偽裝」,而是一種「真實」。例如的楚門的世界 Truman Show),楚門領悟自己一生,原只是道具、攝影棚、鏡頭監看下的舞台,於是決心「逃出」攝影棚,逃出觀眾視野,其實,他也許祇是從這個攝影棚逃到另一個攝影棚而已,在高夫曼的觀點,鏡頭下的人生也是真實的。
以此看網路中的人際關係,何嘗不是高夫曼眼裡的人生?這與費孝通的差序格局,身份不論是被規定或自創,又有何本質上的差異?

注釋
1.Mark Slouka 張義東譯 《虛擬入侵》 1998 遠流 P.10
2.
李英明著 《網路社會學》2000 揚智 P.61
3.
李英明著 《網路社會學》2000 揚智 P.61
4.Mark Slouka
張義東譯 《虛擬入侵》 1998 遠流 P.25-26
5.Mark Slouka
張義東譯 《虛擬入侵》 1998 遠流 P.14
6.
引自《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黃厚銘 台大社會學刊 28
7.Margaret Wertheim
薛絢譯 《空間地圖》 1999 商務 P.4
參考資料
期刊論文
1
、黃厚銘 〈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 台大社會學刊 28
2
、郭欣怡 林以正 〈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 科學月刊 29 6
3
、王燦槐 羅惠筠 〈我國大學生BBS族的人際關係初探〉 中大社會文化學報 5 1997
4
、張志學 〈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認知:一項多維度的研究〉 香港 本土心理學研究 199912 12
5
、曾仕強 〈中國式的人際關係〉 教師天地 86487

圖書部份
1
Margaret Wertheim 薛絢譯 《空間地圖》商務 1999初版
2
、李英明著 《網路社會學》 2000初版 揚智
3
Nicholas Negroponte 齊若蘭譯 《數位革命》 1998 二版 天下文化
4
Ithiel de Sola Poll 卜大中等譯 《第八類接觸》 1992 初版 時報文化
5
、傳播90研究集團編 東正德譯 《傳播媒體的變貌》 1992 初版二刷 遠流
6
Kevin Maney 蘇采禾、李巧云譯 《大媒體潮》 1996 初版 時報文化
7
Sherry Turkle 譚天、吳佳真譯《虛擬化身》 1998 初版 遠流
8
Edward T hall 周傳成譯 《無聲的語言》 1979 初版 協志

虛擬社群的沈思─ 從「電子情書」談起

一. 你有了郵件!
影片中的她,背著男友打開電腦,屏住呼吸,焦急期待一個聲音:
「You've get mail」,來自網路中的繫念。
她的回信說:
「我聽不見別的聲音,紐約的市聲彷彿都沈寂了,只聽見我的心怦怦跳,我收到了你的信,電子郵件。」
一些悸動,一些波瀾,激情在網路上捲起千堆潮,躡手躡腳地,她和他,背著各自的伴侶,避開現實世界的

「社會網絡」(social fabric),偷偷進入電腦探索彼此的心靈,用鍵盤和滑鼠敲奏一曲戀歌……
「我想送你一枝新削好的鉛筆,但是沒有你的姓名和地址。」
網路的另一端說:「我假裝我們是最久最好的朋友,雖然我們並不是,連對方的名字也不知道。」

很弔詭的,在現實世界,他們卻是商業敵手,相互嘲諷、指責,甚至「示威」對抗,激烈抗爭與敵對,可是在網路上,仍不知彼此真正身分,他傳授「迎頭痛擊」之道,卻不知「痛擊」的對象是自己。這是因為:
「我們聊書和音樂,……都不談隱私,……我不知道他的姓名、職業、地址……」
她的自白,說明了問題癥結,以及網路戀情的盲點。
現實與虛擬世界之矛盾,是影片最令人深思的地方。

二. 傳統社會的黃昏
1838年,法國社會學家孔德(A. Comte)首先提出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的概念,我們依賴它而生活,借助婚姻關係繁衍後代,依賴親子關係的教導(社會化 socialization ),而「複製」人性價值與社會特質給下一代,歷史文化因而代代相傳。這些關係構成一種「關係體系」、一種「關係結構」,我們叫它是「社會組織」(social organization)。社會組織含有幾個要素:規範(social norms)、地位(status)、角色(role)、權威(authority)……,社會組織滿足了人的生活,同時也規範、控制人的行為。每個人自幼即需學習循規蹈矩,依據自己的身分地位扮演應有的角色行為,人依據組織中的地位而互動(interaction),因而免受叢林法則 威脅,於是,一個瘦弱的老人可以仰著頭斥責他的夥計,而無懼於高高壯壯的夥計會賞他耳光,「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規範了數千年的社會生活。社會關係是看不到、摸不到的「社會實體」,但卻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
「電子情書」中的網路情人,他們用ID隱藏了現實社會中的身分地位,抽離了社會組織的制約,因此,愛恨的矛 盾,只緣於網路剝奪了人在組織中應盡的責任,特別是剝奪了人與人之間的「初級關係」。
美國社會學家顧里(Cooley)所謂的「初級關係」,是指因面對面的互動,而形成「全人的」(Whole person)密切關係,例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是一種典型的初級關係。網路只提供了片段的、部份的、一時性的人際互動,長遠來看,將會是傳統人性價值的淪喪、社會關係的解組(dis-organization)。
在網路世界中, ID 隱藏了現實世界的身分,社會角色必將重新定義,這是關係結構的危機、是關係體系的解組、是傳統社會的黃昏!

三. 虛擬世界
虛擬社群已是大家身歷其境的生活方式,1994年第一個網站出現後,不幾年,www就成了全球性的溝通介面,人 類歷經數千年演化而成的自然語言,逐漸被鍵盤、滑鼠取代。電腦正逐步在挑戰人性價值,例如前文所說,ID 隱藏 了現實世界的身分,電子郵箱挾帶而來的病毒正侵蝕人與人之間的互信,素昧平生的人可以闊談高論,電子情書中的男女主角即是個顯例,這些都在挑戰傳統社會組織、顛覆傳統生活方式。
蒸汽機摧毀農業文明的關係體系,創造豐衣足食、自由民主,也帶來污染、貧富懸殊…的社會。資訊革命正澎湃而來,這一波革命,對人類之影響則難以預知。Michael L. Dertouzos 的《資訊新未來》(羅耀宗譯,時報出版公司),用「資訊市集」的概念描繪這個新世界,相較於「雞犬相聞」的實體社區,其中不僅僅是人際關係的革命,同時也是生活方式、人生觀、社會價值的空前大革命。虛擬世界中的愛恨情仇、網路上的戰爭與和平將如何上演?
試予君猜!

2006/01/25

人是自由的麼?── 月全食的冥思

人是自由的麼?── 月全食的冥思


一‧ 人與星象的糾葛

7月16日,前後達1個小時又47分鐘的月全食在眾人焦急注視中來又去,依據天文學統計,每一世紀平均有70.4次的月全食,但是要看到維持這麼久的月全食,就要等到西元2966年。
中國早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月全食的記載,時約西元前十三、四世紀之間,此後《逸周書》、《詩經‧小雅》,以及歷代史志都曾有許多月食的影子。而日食紀錄更為久遠,《尚書‧胤征》留下可貴資料;
「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
這是人類史上最古遠的日食記載,時為西元前2165年。
日、月食原本只是一種天象,但是人類卻賦予許多不同意義,彗星、日、月食等卻都成了凶兆,中國古代皇帝「遇食」,則須「素服」以求避禍,仰觀星象預測國家社稷、或個人命運的記載,史不絕書。英國史家貝得(Bede,西元673~735)說過:「彗星預警革命、瘟疫、戰爭……的發生」,諾克斯(Knox,西元1505~1572)則指彗星暗示了天神的震怒。
今日,天上星辰幻化成另一個形式,依然是你我生活中的一部份,許多人深信紫微斗數,往星座命盤中去探尋明日。近年來,許多人更風行西洋星座,以星座屬性占卜明日氣運、思考戀愛情事。
世人多知天象的無常,是探索命運奧秘之鑰,但卻少有人注意,天上星辰也被用來作為控制的工具,古今來無盡蒼生受其宰制而不自知。
《春秋繁露》曰:「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抽象化天的概念,令國君曰「天之子」,以治藜民,並以制國君,衍其「天人合一」的深義。
但皮爾(Sir W.C. Dampier)曾指人類早期的科學已見諸巴比倫的敕令中,統治者已發現預測日、月食的知識。但卻暗而藏之,以作為控制人民的工具。
天上星辰無端牽惹起人間禍福與命運,並作為統治者控制工具,則是無分古今、無論中外。

二.被塑造的人

1901年美國社會學家勞史(E.A. Ross)出版《社會控制》之後,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概念才廣受重視,運用社會、文化的方法以限制、指導人的行為。日常生活中,社會控制無所不在,商人用電視廣告塑造消費動機,十字路口的紅綠燈節制人車秩序,我們依照「價值」認定某些行為是對的,應該去遵行的,藉此維持社會秩序,例如「君君臣臣」是文化價值的履踐。但是不同社會常有不同的文化價值,印地安人祖尼族(Zuni)的習俗,當妻子決定休掉丈夫時,只需將丈夫衣物用品棄置門口,丈夫自外歸來看了,只能扛著家當回頭就走,沒有抗議餘地。許多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其實都只是社會、文化制約(conditioning)的結果。
後天環境塑造了人的特質,社會、文化、地理、心理、生物等都是影響人行為與價值的因素,一方面長期在自覺與不自覺、自動與被動中學習,另一方面又在社會控制中,必須接受社會文化的既有規範與價值,成為社會循規蹈矩的一份子。因此,人常以為自己決定了自己,其實,許多人終其一生,只是快樂奴隸而不自覺,文化決定了他的喜怒愛憎,人生舞台上,每個人都是「社會劇本」中的一個角色,被劇本安排的一生。
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你我!

三. 科技與人性的拔河

人性基本上是「價值」的產物,是經歷悠久歷史演化的結果。
而科技躍入人類舞台則為晚近三百年之事,科技創造了近世文明,當人類擺脫自然界威脅之後,立刻又捲入機器文明的紛擾困頓,污染、公害、價值紊亂……一波未止,另一波又起,數位革命正捲地掀天而來,資訊文明深刻改變舊有文明,許多人不斷思索,明天會是怎樣的世界?歷經數千年演化的人性價值終將如何變臉?例如網路上的人際關係將如何建構與維持?技術宰制下的隱私權,網上子民都成無辜羔羊,特別是本年度的歷史大事,基因革命號角已響,隨之而來的文化大地震,又將如何善後?
假如基因技術真能創造長1200歲的嵩壽人口,則生與死的定義勢須改寫,人與人的戰爭也將發生在世代之間,至此,人性價值將伊於胡底?假如生物上的制約蓋過了長期的社會學習與控制,基因技術可以在一夜之間改變人的愚劣與聰慧,甚至用生物技術迅速複製人的長相、習性、價值,天哪,那是甚麼樣的世界?

2006/01/15

Hello,「安娜諾娃」報到

Hello,「安娜諾娃」報到

同樣的「第一聲」
是否也將喚醒一頁新的歷史?



一.與動畫玩偶的抗爭
貝爾發明了電話,對著話筒試音,第一句話就說:Hello,一聲問候叫醒一頁新的歷史。
2000年4月20日,各家報紙都以顯著標題報導世界第一個「虛擬主播」的誕生。Hello!新誕生的「安娜諾娃」(Ananova)模仿「貝爾」,向守候在電腦「視窗」的世人發音,同樣的「第一聲」,是否也將同樣喚醒一頁新的歷史?
這個活在網路上的女主播可以青春永駐,可以隨時更新造型,包括語音、髮型、衣飾……而且不怕播報時「吃螺絲」,當然也不會請假,要求加薪、罷工……於是開始有人預見虛擬主播將壓縮新聞從業人員的生存空間,於是也有人無奈的仰天長嘆:
「難道人類必須和一名動畫玩偶競爭?」
人與機器的爭執並不自今日始,工業革命初期,英國專事破壞機械,以保護傳統生計的Luddit ,標誌了人類抗拒機器文明的歷史,打字機也曾經是職業抄寫員的噩夢,美國工會要求限制機器人的使用,這些抗議都成了歷史,而歷史長河依然是不變的方向。其實,問題關鍵不在機器,而在人類用甚麼態度來面對機器?
依據報導,「安娜諾娃」除了提供網路上的新聞廣播,聽眾也可訂閱個人「專屬」新聞,過濾不想要、選擇自己「獨特需求」的資訊,而且可以「隨時」上網接收新聞播報,不需鎖定新聞廣播的時間。
經常出沒網路的族群都知道,這不是甚麼新發明,問題是,世人矚目下,這種技術的普及將給社會帶來甚麼影響?

二.美麗新世界
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劇中女主角,一個不知世事的小女孩,因仇家追殺而避居孤島。許多年後,海上來了陌生人,船上的人一身華服,她天真叫道:
「好一個美麗新世界!」
其實他們是來追殺她的仇家,後世乃諷刺外表華麗、骨子醜惡的世界叫「美麗新世界」。
英國小說家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在1932年以《美麗新世界》為名,發表了震撼20世紀的小說,這是人類質疑科技文明的嚆矢,科技將給人類帶來甚麼樣的命運?這個疑慮一直是20世紀思想家嚴肅的思考命題。
電腦是人類最奇妙、也最令人不安心的「成就」!工業文明中,機器增長了肌肉力量,而電腦則增長人的智力,並帶來一個全面性的革命,一個不曾有過的新世界。「數位」革命是不是帶來了「美麗新世界」?自非三言兩語所能說清楚。此處僅就若干與「安娜諾娃」相關的部份略述一二,而不及於全面性的探討。
1‧多元性
新世紀的人,不再滿足於單調需求,三餐主食,還要各式點心,即使咖啡,也要各種不同口味。報紙更要設計各種不同類型的版面,提供多元選擇。大量網站迅速湧現,入門網站提供品類紛繁的網站分類與指引。此外更有形形色色的專業網站,滿足各種不同需求,大眾媒體即將沒落,小眾與分眾媒體繼之而起。
這是多元的社會,多元的需求,多元的文化價值!
2‧個性化
在工業文明中,「生產帶」製造標準規格的產品,大眾傳播媒體播送「相同訊息」給「許多」不同的人,成衣工廠則生產「相同款式」的衣服提供「大眾」消費。
而數位時代,資訊技術可以滿足個性化需求,電腦視窗也需要個性化的設計工具,年輕人要為手機「換裝」……

求新、求變、求異,是新人類的普遍價值,將「立異標新」定義成「價值」,視「變遷」為「進步」,我們面對的世界,真是一個現代版的「異鄉人」?(不是卡繆的)

三. 「安娜諾娃」報到之後
電腦創造了新人類、新價值,已略如上述。
而工業文明中,工廠裏的「生產帶」驅動每個生產環節,人必須在各自環節中,在規定時間點上,完成份內工作,否則將卡住整部生產機器,於是「生產帶」創造了「守時」的文化價值。資訊時代,人類用電腦操控機器,空出的時間乃得以從事智力活動,從朝九晚五的「機械」式生活中解放出來。
新世代的人則因電腦介入產業活動,而得以追尋個人化價值與多元性需求,隨心所欲,蔚為風尚。
「安娜諾娃」提供訂閱個人化的新聞與資訊,符合個人獨特需求,用V.O.D.(Video on Demand)的技術滿足了「隨時」使用Video,「隨時」接收新聞播報,用push- pull 以及其他資訊技術,自動取得、選取獨特需求的資訊,雖然方便,但是對社會組織有無潛在影響?長遠以觀,對人類社會結構之維繫,是不是一種威脅?
美國社會學家米得(Mead)所說的“我”,可分兩個部份,一個是主動而富創意的「 I 」,另一個是被塑造成社會上循規蹈矩、克盡職責的「Me」。假如過分發展個性化需求,刻意發展獨特的社會個體,將影響「Me」之形成,不利於社會秩序與組織的集體生活,甚且傷害「社會遺傳」、歷史文化之延續。因此,過度異質性的社會變遷趨勢,無疑具有「反社會」特性,科技之利用能不慎乎?
「安娜諾娃」報到之後,國內虛擬主播也相繼登台, 5月15日,東森新聞報上線,華人世界首位虛擬主播「李靚」也亮麗登台,中視新聞部也推出虛擬主播「凌琳」,她一身火辣的,和當家主播沈春華一搭一唱播報新聞。聽說台視主播戴忠仁也將找虛擬女主播搭檔上場。不僅虛擬主播,虛擬歌手也紛紛報到,紛至沓來的科技秀,我們將如何面對呢?請君深思!

「臥虎藏龍」.午后的

那一年夏,好奇的走進一家二輪片戲院

坎城影展,「臥虎藏龍」掀起一片「驚艷」

但,對我來說

卻是一程蒼然的邂逅……


○. 「意在言外」的

南台灣故人來信,循其筆尖所指,走進了一個午后的「臥虎藏龍」。

這是融合武打劇力與悲愴浪漫的影片,李安導演,劇本是截取王度盧小說片段改編,一柄寶劍貫穿兩世情,銀幕上的江湖恩怨,劍海翻騰底下的塵世情緣,無端牽惹起一些蒼涼情懷。

本文只想就「意在言外」的若干情節略述一二,不是影評,只是京都南禪寺歸來後,心中的幾許片段。

一. 價值上的反動

電影一開始,李慕白就出現了!

「李爺來了!」鏢局老小欣喜走告,顯然俞、李兩人情緣是眾人的殷盼與祝福,也可能是許多觀眾的共同期待。

「有些事,我需要想想,一些心裏放不下的事」

一種無邊寂滅,動了退出江湖的念頭,李慕白名為託付寶劍,歸隱山林,心中可有其他赧於啟齒的心念?

「你到北京跟我會合,你來,我就等你!」

俞秀蓮也避開了問題,轉個彎說……含蓄、悠遠的相待,中間隔一層「價值」,傳統的,美,也是相互的殘忍?

東京大學加藤常賢說「儒、道」分別代表中國文化傳統與反傳統的兩大主調。由此延伸,視線落到片中另一個要角身上,導演塑造了勇於追尋,真誠對待自己的玉嬌龍,和俞李兩人的含蓄悠遠,成了強烈對比。

鏡頭轉向過去,荒漠中那一段情,就因為一把玉梳子:

「來拿梳子!」羅小虎,劇中的沙漠大盜「半天雲」,搶走玉嬌龍的梳子,逗引故事的展開。

「還我梳子!」玉嬌龍任性、剛烈,可以為一把梳子捨命追逐纏鬥,一追一奔,迤邐出故事的另一個軸線,此時梳子本身,已不再只是梳子了。

真性情的流露,又見於竹林梢頭拼鬥那一幕。

當日古寺留一步給你,是要見你本心!

面對李慕白的教訓,玉蛟龍怒目反駁:

「你們這些老江湖,怎會見到人的本心?」相較於李俞的內斂含蓄,玉嬌龍任性、辛辣,似被安排來顛覆儒家文化的價值。

二. 空、有之間

涵於中、不形於外的愛戀,猶似一溪清淺,悠悠流過李慕白和俞秀蓮之間:

「師父說,我們能觸摸的東西,沒有永遠,把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把手鬆開,你擁有的是一切。」

李慕白輕輕摩挲她的手背,自言自語,又似幽幽感懷。

「這世間不是每件事都是虛幻,剛才你握著我的手,你能感覺它的真實嗎?」

俞秀蓮感傷的反問,她,想要抓住現在,明日卻在「夸父」追逐的遠方。

其實,空、有之間,存乎一心,顯然這是李慕白的盲點。

老子闡釋「無」的概念,強調「無」之為用,是為「大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築室,而屋內空無一物,因有此「無」,而後可容納一切。《般若波羅密心經》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家的「無有相生」與佛家的「空色相倚」,是有內在的理路相聯。

李慕白身陷價值上的矛盾而不自知,平生行事悉依儒家儀軌,內在修為則又涵容道家思想,這是中國文化的內在矛盾,兼攝儒、道思想的傳統庭園設計,反映了這種矛盾。而,這也是推移「俞、李」兩人情感軸線的主要因素,李慕白內在世界,因玉嬌龍出現後,而似有若無的呈現,是導演預留的想像空間?抑或人性的自然流露?

因導演、編劇之刻意,劇情發展逸出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傳統安排,李慕白身中毒針,只能用最後一口氣,吐出一世情:

「我已浪費這一生,我要用最後一口氣對你說,我一直都深愛著你」

他,就在俞秀蓮傷痛的懷抱中離去。

死,是必要的結局麼?在俞秀蓮苦苦等待之後,盼到的卻只是這句話?

也許,只要真性情去經歷過,結果如何就不那麼重要了。雖俞秀蓮是久久期待後的落空,但,至少她心中曾經有過依戀,曾經有過「一世情」、不老的記憶、長掛心頭的影子,此後,不再萍漂天涯、不再有「流浪的心」!

幸與不幸,端在寸心!

《麥迪遜之橋》,這個影片,劇情帶著藍調在推衍,最後僅剩得一紙箱遺物與舊像機,靜靜牽繫曾有過的歲月,以及一份刻骨銘心。

劇中的若柏、芬琪卡,來自於無而復歸於無,憑空一座橋、一個意外機緣,蒼蒼暮色幻作深情故事,橋上橋下,一罈骨灰煙飛煙滅……無常人世盡成了子夜燈下的無盡沉思。

像是「麥」片,「臥虎藏龍」一開始即註定了必然結局,一把青冥劍無端捲起千堆潮,俞秀蓮能夠抓住的,也許是心中僅有的感覺。

過程才是重點,只要不刻意

好個「不刻意」,南返的航機上,岫杉一句話,幾許自然與智慧!

三. 劍貫兩世情

青冥劍利切金石,貫穿兩世情,似有若無的情絲在李、俞及玉嬌龍三人心中暗暗交纏。李慕白執意收玉嬌龍為徒,俞秀蓮略有妒意的提醒:

武當絕學向來不傳女弟子,如何要破例?

口上憂心「毒龍」將為害武林,但李慕白心中想的究竟是什麼?身犯險境,欲救毒龍,為的又是甚麼?暑夏中,南台灣故人迢迢傳送這個令人深思的問號,李慕白自覺或不自覺的矛盾:

在萬象寂滅,諸法皆空之際,防患毒龍之出,於人世間真有如此重要?

而玉嬌龍趕走夜半來會的「羅小虎」,收回玉梳子,是否意味著一個結束和另一個開始?

要是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選擇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所愛的人……

這是玉嬌龍單純的期待,但,如若只是為反抗父母安排的婚姻,何以不隨小虎而去?因此,「小虎」的祕密在俞李之前曝光後,她的野性立刻發作:

只不過我懷疑,做為我的敵人,你能撐多久?

玉嬌龍的狠話點燃了兩個女人的戰爭!刀劍對決,盡是狠招相向,俞秀蓮對玉嬌龍最沉痛、最無奈的指責,也只是一句:

我們祈求的一點平靜,都教你給毀了

平靜的想望,是否「只是」俞秀蓮的遠夢 ?而李慕白呢……

四. 沒有終點的終點

因此,李慕白的死,也許是電影情節的較佳安排。

俞秀蓮顯然是劇本下的傳統女子,很熟悉的存在歷史文化之中,是傳統美德,也是封建文化祭品,文化宿命的悲劇角色。

影片最後一幕,玉嬌龍縱身幽谷,輕輕飄落,無盡的飄,無邊的想像,一個沒有終點的終點不斷在延伸……

功課已作完,要回家」,台中的友人厭倦了工作,短短辭呈,卻是無盡深意。家,是人生路上的遮風避雨處?抑或深心記掛的遠方?

玉嬌龍是否回了家?而,真的有家可回?遠天,如能有一顆永生惦記,累世相繫的星星,不也是一種幸福?

假如說,生是一種責任,死是一種完成,那麼玉嬌龍完成了什麼?雲山深谷,她真的回家了?真的找到心靈歸處?躍入深谷,是追尋?還是真誠面對自己?

走出戲院,一串問號暗暗敲叩岑寂的心頭,一程蒼然的邂逅……

後記


這篇舊作,七年,輕輕過了……

幾年來,寂靜日子底層,偶會興起煙波萬頃,而煙波深處,那「沒有終點的終點」始終是暗風微雨中的繫念。有些事,曾經是年輕歲月的想像,至今,依然是生命中默默的堅持。

時或興來,寫點小詩或文字,只給自己、給窗櫺與簷下之間的淅瀝,私心裏,也想遙寄雲外淡淡一顆星…….

但是,近些日子,李安又以「色,戒」獲獎,佳評如潮,溜覽網路上四處流竄的評論,或莊或諧,平實有之,錯謬亦復不少,心中確實有些骨鯁之語,很有執筆為文的意馬心猿。然諸事纏身,兵臨城下,非得應戰不可,因此,先以臥虎藏龍」送交今日生活,日後得空再去探索「色,戒」的種種,以及李安自覺或不自覺的後現代文化思維。